玉米大豆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对猪禽行业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近期,受俄乌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玉米、大豆等饲料价格持续走高,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它对猪周期行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豆粕、玉米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的主要构成,乌克兰农业部部长离职促使玉米、大豆价格继续上涨

根据中航证券研究所披露的数据显示:3月23日,乌克兰农业部部长列先科提交辞呈。乌克兰是全球农业重要生产大国,大麦出口占全球贸易额的12%左右,玉米出口占全球贸易额的13%左右。而我国的玉米进口份额也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其中进口份额主要来自于美国和乌克兰。受此影响,主要农作物大麦、玉米价格也出现相应上涨。

根据公开资料数据显示:目前豆粕仅占配合料总成本的10-15%,玉米为代表的能量料占比则达到50-60%以上。

在价格上:截止年3月25日,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达到元/吨,相比1月初上涨近5%;小麦现货价格达到元/吨,相比1月初上涨11%;大豆现货价格达到元/吨,相比1月初上涨6%;豆粕现货价格达到元/吨,相比1月初上涨超40%。涨幅明显。

二、为什么国内粮食、饲料的玉米、大口进口依赖度高?容易受到外部供应的影响?

由于国外农产品在转基因、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方面处于领先,受到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国外农产品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可以转嫁为价格优势。引入进口国外农产品的企业,可以卖出更低廉的价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优的地位。因此,国内玉米、大豆进口依赖度高,易受全球价格影响。

技术进步带来的最明显改变,就是生产效率。根据FAQ、东方证券研究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玉米、大豆每亩产量,远低于美国等农业技术领先的国家,约仅为他们的70%。

在数量方面:东方证券研究所认为:农业部预计,至年度,国内玉米的产需缺口接近万吨、大豆的产需缺口接近1亿吨。

三、如何提高未来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

未来,要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生产水平,有两方面努力可以尝试:

(1)提高农田技术。

要建设高标准农田,集约化连片对田地进行整治、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完成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提高转基因应用水平。

目前,国内转基因应用率处于全球较低水平,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两类作物。转基因种子的优势在:具备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种子,可以降低虫害影响,提升收割效率,从而显著提高每亩产量水平。

三、禽类产品的现状:在禽类的品种上,受养殖产业技术薄弱的影响,畜禽种源进口份额占比高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对禽类畜牧业养殖的要求是能够提供满足国民需要的足量产品,对生产技术重视度低,生产模式较为粗犷;而国外对养殖技术的重视和培训早于我国,受产业发展进步、养殖效率、技术差异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两者的差异已经逐步体现。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技术进步导致的差异,在生猪、白羽鸡两个方面差异尤为明显。目前,国外的外三元猪(含有3个基因的“洋猪”)品种占据国内猪肉市场的80%,国外白羽鸡占据国内品种的90%。

四、最新猪价数据与生猪当前的阶段

根据国海证券的数据:本周生猪均价12.08元/公斤,环比+0.35元;15公斤仔猪价格元/头,环比+1元;50公斤二元母猪价格为元/头,环比-10元;本周前三等级白条均价16.62元/公斤,环比+0.43元;商品猪出栏均重.18公斤,环比-0.16公斤。

猪价的走势数据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根据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的资料显示:国内猪肉价格自年开始,一共经历了4次大周期,分别为:年非典、年蓝耳病、年口蹄疫、年非洲猪瘟;其中非洲猪瘟对猪价的影响最大。

中航证券研究所认为,当前生猪养殖已经进入3.0阶段。从历史猪周期顶点的上市猪企头均市值看,-年高点头均市值可达1-水平,-年顶点头均市值可达-水平。而目前的头均市值为-,与上一轮猪周期相比,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反映了一定的生猪周期反转预期。

五、如何看待当前的产能去化放缓?

在产能去化方面,不同券商研究所的观点有所分歧。浙商证券认为,当前产能去化受到“反身性”的影响,存在放缓的态势;而国信证券则认为,本轮下行周期时间有望缩短,而不是拉长。

根据涌益咨询调研显示,2月份个养殖场样本点,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小幅回升0.32%。浙商证券研究所认为过去半年散户是产能去化的主体,而规模化的养殖场去化速度较慢,预计整个周期被拉长的可能性会加大。在市场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的大背景下,散户和规模场淘汰母猪的节奏依旧缓慢,一些资金充足的养殖户依然有继续补充母猪的意愿,仅少部分资金紧张的大养殖企业会考虑淘汰部分母猪缓解压力。相比大型养殖集团,适度规模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和产能利用率并无明显优势,叠加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压力大,若亏损持续加大,将会被迫淘汰产能。

但另一方面,随着俄乌事件冲突升级导致全球主要饲料产品价格的飙涨,笔者认为产能去化的态势仍有望进一步加速。核心时间截点或许可以参考部分现金流状况不佳的猪企缩减或者淘汰部分产能的临界点。

六、猪周期到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为什么猪周期依旧存在?

国信证券研究所认为:猪周期的周期波动仍取决于散户而非集团企业,而正因如此,猪周期反转仍存在。原因在:国内生猪养殖远没有完成规模化,散户产能占比仍高达40%;而散户是现金储备最脆弱的养殖群体,只要散户产能高于20%,猪周期依然会维持约3-4年一轮的频率。

参考资料:

中航证券研究所;

浙商证券研究所;

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国信证券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cd/15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