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修复 http://m.39.net/pf/a_6126327.html
上周国内大豆市场缺乏利多消息,看空情绪弥漫市场,豆一跌破震荡进入下行行情。
1、现货市场情况
(1)上周国产大豆现货价格再度下调,基差明显上升
截至12月15日,哈尔滨国产三等大豆现货价维持报价元/吨,前一周同期报价为元/吨。大豆主力合约基差元/吨,前一周同期基差报为-91元/吨。
(2)上周进口豆升贴水变化
截至12月15日,美湾大豆FOB升贴水1月报价美分/蒲,较上周报价上涨13分/蒲,巴西大豆FOB升贴水2月报价80美分/蒲,较上周报价下跌3美分/蒲,阿根廷大豆FOB升贴水1月报价美分/蒲,较上周上涨59美分/蒲。
(3)上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价差小幅调减
截至12月15日,美国大豆到港成本为.56元/吨,周环比上升25.94元/吨;南美大豆到港成本为.56/吨,周环比上升27.67元/吨;二者的到港成本价差为元/吨,周环比下降1.73元/吨。
2、天气情况
(1)近期巴西中部集中降雨阿根廷干旱天气持续
(2)美国东西部地区温差明显中部地区降雨偏少
3、上游情况
(1)供应端——美豆新年度产量和库存均有所维持
截至年12月份,/23年度美豆预期产量.27百万吨,与11月预估相同美豆期末库存5.99百万吨,较11月预估有所维持,但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
(2)供应端——巴西新年度大豆产量维持高企,库存小幅调减增
截至年12月份,/23年度巴西豆预期产量百万吨,与11月预估维持不变,但较上一年度产量大幅增加;巴西豆期末库存31.71百万吨,较11月预估小幅调增了0.47万吨。
(3)供应端——阿根廷新年度大豆产量继续维持库存小幅调减
截至年12月份,/23年度阿根廷豆预期产量49.5百万吨,较11月预估有所维持;阿根廷豆期末库存为23.5百万吨,较11月预估减少了0.5百万吨。
(4)供应端——巴西大豆种植进度稳步推进,阿根廷大豆种植有所滞后
AgRural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23年度大豆种植工作已临近尾声,截至上周四,/23年度大豆种植率已达95%,一周之前为91%,去年同期为96%。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为止大豆的播种仅完成50.6%,低于去年同期的64.7%。
(5)供应端——美豆出口检验量在预期内有所调减,出口销售量增长远超预期
美国农业部上周一公布的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12月8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98万吨,此前市场预估为-万吨,前一周修正为万吨,其中,对中国大陆的大豆出口检验量为.6万吨,占出口检验总量的63.38%。
美国农业部上周四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月8日当周,美国/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34万吨,市场预估为净增-万吨。其中向中国大陆出口净销售.26万吨。
(6)供应端——巴西年度出口总量上升12月月度出口明显下降
据wind数据库显示,预计巴西大豆年出口总量为88.5百万吨,高于去年的82.75百万吨。
据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最新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1万吨,低于一周前估计的万吨预计年1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料达到万吨,低于去年的万吨。
4、产业情况
(1)国内情况——港口库存继续恢复到港量增加明显
截至12月15日,主要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量约在.28万吨,去年同期库存为.81万吨,五年平均.27万吨,本月累计到港.26万吨。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跟踪统计的数据显示,年12月进口大豆到港量为.6万吨,较上月预报的.5万吨到港量增加了.1万吨,环比变化为21.67%;较去年同期.1万吨的到港船期量增加.5万吨,同比变化为15.69%。
(2)国内情况——大豆到港量将大幅增加
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跟踪统计的数据显示,年12月大豆到港量为.6万吨,较上月预报的.5万吨到港量增加了.1万吨,环比变化为21.67%;较去年同期.1万吨的到港船期量增加.5万吨,同比变化为15.69%。这样年1-12月的大豆到港预估量为.2万吨,去年同期累计到港量预估为.2万吨,减少万吨;/年度大豆目前累计到港量预估为.6万吨,上年度同期的到港量为.3万吨,增加.3万吨。
(3)国内情况——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均大幅跳水
截至12月15日,黑龙江国产大豆现货压榨利润明显减少,降至元/吨;山东、江苏及广东进口大豆现货榨利均大幅跳水,分别降至2.8元/吨、2.8元/吨和-7.2元/吨。
4、下游情况
(1)需求端
根据USDA的报告显示,中国大豆/23年度国内消费量.69百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9.37百万吨。
5、总结
从基本面来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大豆油料扩种效果显著,大豆产量.7亿斤,较上年增加23.7%;此外农业农村部也在12月报告中继续维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高预估,大豆市场供应宽松,价格有所承压,且由于新豆蛋白含量差距较大,低蛋白大豆销售不佳,农户惜售意愿也在豆类价格偏弱运行的影响下有所缓解。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防控全面放开,但下游豆制品企业需求依旧疲软,走货方面也未有转好迹象,春节前的大豆备货需求难以恢复正常;此外中粮储持续拍卖大豆,多个直属库收购价格再度下调,市场情绪偏空。
大豆一号品种在中长期将延续空头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