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一兮生物丨持续探索食物来源边界,首条

安徽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核酸、蛋白质、糖类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三大类高分子物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高分子物质,在生命体中兼具能量与材料的作用。糖类常见单体仅有10多种,构成的聚合物却在整个地球生物量干重的占比超过50%。这能够充分说明糖类分解合成下有极强可塑性和多变性。

举例来说,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但是因为组合结构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前者储存能量,后者作为骨架材料。正是因为这种多变性,糖类物质成为很多产业进行原料创新、产业升级的新破局点,其中包括食品产业。

糖类是食品原料中最重要的一员,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糊精、糖原、纤维素、琼脂糖、HMO等。年全球食品市场已达万亿级,全球市场规模达,亿元,国内市场规模达21,亿元,其中糖类的终端应用覆盖食品市场达数千亿级。

(来源:受访人提供)

国内的一兮生物就是一家基于糖类的代谢与合成,以技术和创造力拓展人类食物来源的边界,用合成生物的方式不断推动食品原料创新,推动食品科技产业升级的新锐公司。

一兮生物于年9月在合肥高新区注册成立,目前已迁址至苏州。根据公司创始人刘振云的介绍,基于自然界最主要的高分子物质糖类的代谢与合成,公司已成功开拓应用于大食品产业的多条管线,目前有3条管线进展快速,分别为HMOs、基于糖类的替代蛋白、食品保鲜剂等长链糖类物质,覆盖乳制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功能性食品、益生菌、特医食品、饲料、生物保鲜等万亿市场。其中,HMO预计今年10月开始量产,替代蛋白管线已进入中试,预计明年年底量产。另外还有多条管线储备中。

HMO产品10月开始量产,替代蛋白预计明年投产

与许多其他合成生物学公司的创始人不同,刘振云是“产业化出身”,并且拥有完整参与两家公司筹建的创业经历。“创立一兮生物之前,我曾参与前公司从筹建、基建、实验室装修、团队体系搭建、技术体系搭建以及临床研究等多个从0-1的完整流程。”他说。

▲图丨一兮生物创始人刘振云(来源:受访者提供)

这种在生产前线的作战经验也让刘振云在创业中拥有独特的工业化思维。“公司在开发产品时,首先会考虑产品究竟能否工业化生产、工业化过程是怎样的、最终产品形态是怎样的”,刘振云告诉生辉SynBio,“之所以选择HMO作为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一方面是基于过往的科研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经过我们多方的市场调研,看中了它的真实需求,尽管当时HMO在国内一点也不火。”

HMO是仅次于乳糖的第二大类碳水化合物成分和第三大营养成分,在母乳中的含量大概在5-15g/L之间。为了模拟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奶粉中曾使用的添加剂从脂肪类ARA、DHA、OPO,到蛋白质类牛磺酸、酪蛋白磷酸肽和乳铁蛋白,再到糖类低聚半乳糖(GOS)和低聚果糖(FOS),GOS和FOS等成分,不过均无法达到HMO的作用。

如今,国外奶粉尖端品牌已经在不断提升HMO添加种类,国内头部奶粉企业均在加紧布局添加HMO的产品。HMO作为新一代重量级营养元素,逐渐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标配。

HMO中2-FL是最广泛和最成熟的品种,欧美和亚太最早获批的均为2-FL,它同样也是一兮生物最早达到产业化标准的HMO产品。刘振云透露,公司的2-FL预计今年10月开始量产。一旦投产后,需要在国内外提交审批申请,预计国内明年获批;国外澳新地区明年可以审批通过。届时,一兮生物的商业合作模式将包括直销和经销两种途径,同时也接受OEM模式。

“HMO并不是我们唯一的产品,公司基于糖类的分解合成,能在食品领域做的创新产品有很多,其中替代蛋白产品将于明年实现量产。”刘振云说。

替代蛋白拥有巨大的市场,我国每年大豆进口超过1亿吨,折合成人民币达多亿,即使仅实现一半替代,也是千亿规模的市场。公司将从饲料替代着手。

除此之外,公司同时在开发的第三个产品管线是生物保鲜剂。预计将在年实现量产。

已沉淀独特技术优势,明年工厂产能将达吨

目前,合成生物技术虽可合成许多物质,但真正落实到产业化的不多。在刘振云的带领下,一兮生物聚焦于糖类代谢领域,已经构建了从选品→实验室→工业化放大的全流程生产体系。

根据他的介绍,公司已沉淀独创性和领先性的技术,包括多步反应的协同、酶的定向进化、代谢流向的调控、系统性优化。同时,在物质代谢和能量流向调控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的生物调控元件。

(来源:受访者提供)

目前3条进展快速的管线HMO、基于糖类的替代蛋白、食品保鲜剂间具有层层递进与协同的关系。他具体介绍说,选择做替代蛋白就与第一款HMO产品有关,最早做HMO时就涉及到寻找更廉价的碳源作为发酵反应的驱动力,同时还要避免与人争粮的问题,而这其实也是生产替代蛋白中的痛点问题。所以,这两条管线间存在技术协同(代谢路径、培养基、优化工艺、设备),其他更多的管线同样也是沿着糖类物质组合的延展,能量来源边界的拓展。

谈及如何在同类企业中凸显竞争优势,刘振云以HMO产品为例,列出了以下几个重点,第一,公司能否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第二,是否具有成本优势。

实际上,很多将合成生物学应用到生物制造里的项目过不了“达尔文之海”,也就是在实验室做得很好,一旦放大到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无法实现定型定量的、稳定工艺参数的、重复性的规模化生产。而送达客户手里的产品,一定是工业化而不是实验室级别的产品。例如,HMO第一个应用场景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也决定了它的生产投入是相当大的。

在生产成本上,刘振云较为自信地表示,“我们目前能够做到比任何同类公司已披露的成本都低得多。就培养基来说,我们能够降到很多同行约十分之一左右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施工产量是目前已披露的同类产品中最高的。”

据他介绍,公司在苏州的研发中心净面积达平方米。在安徽黄山脚下的工厂总设计规划占地多亩,工程分为两期。目前,一期工厂已于5月份封顶,占地41亩,年10月吨产能率先投产,预计明年年底将达到吨。

(来源:受访者提供)

近期,一兮生物正准备进行A轮融资,用以进一步扩大产能。“我们公司有一些不同,前2~3年是用自己的钱进行创业,直到去年的7月份准备建厂才首次进行天使轮融资,所以在公司的战略考量、管线选品及工业放大的过程中会更注重科学化、精确化和商业层面的可行性与经济型“。本次的A轮融资将用于产能扩大、新管线研发以及团队扩充。未来3~5年,公司希望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拳头产品在销售当中,并不断引领中国食品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cd/17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