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0月31日开始,中国的储备库开始正式收购新季国产大豆,以2.51元/斤的价格进行收购。不同的库点收购价格有所不同,其中嫩江直属库公司为2.51元/斤、绥棱直属库公司为2.元/斤、拜泉直属库公司为2.51元/斤、吉林延边敦化直属库太平岭库和大石头库分别为2.52元/斤的净粮入库价格。对于这样的价格,我们不得不说市场的反应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储备库的目的是为了托底粮价,而不是为了让粮价涨上天,所以当市场价格低于储备库价格时,储备库才会开始开库。尽管这样的明确解释已经公开宣布,市场的内心肯定很不爽。面对这样的收购价格,农民们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价格明显是在砸市场,有些人则认为这样的价格根本收不到粮,后期肯定会涨价收购,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市场的一利好,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入场。
不同的解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主观地,从“上帝视角”来看待市场。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自己的预期的影响,而这种预期不一定反映了市场的真实行情。当前,基层粮点面临盈利微薄,且处于“上挤下压”的态势,南主采购主体对于大豆没有热情,基层农户对于低价格不愿卖出。这种情况让基层粮点没有动力大幅涨价收粮。此外,当前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储备库上,一直盼星星盼月亮,但当储备库的价格出炉后,市场的反应除了失望就是谩骂。这是因为我们在之前对于市场的预期过高,而我们的预期并不能代表市场的真实行情。之前,前期收购的大豆基本上以低库存或空库存为主,谁都不敢大量存储,这说明市场的预期不佳。贸易商会把高蛋白的好粮收进自己的手里,而差的就会被农民自己存储。因为农户分不清自己所产大豆的蛋白含量和水分,所以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粮贩子自然会选择优质粮收购。
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理解市场的行情,如何看待储备库对于粮价的影响呢?我们需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市场背后的驱动因素,如需留言,您认为对于当前粮价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因素考虑,或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市场预期认为优质粮将变得稀缺,但人们也知道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或下跌。这种情绪导致大豆价格波动平稳。因为只有行情大幅波动,粮商才会有储存粮食的动力。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如何抢购粮食呢?因此,当前大豆价格让人们的情绪再次降至低谷,贸易商失去了信心,农民也不再有冲动。未来的前景不明确,人们感到迷茫。
以下为年10月31日全国最新大豆价格:-黑龙江富锦毛粮2.25~2.3元/斤;-黑龙江佳木斯40个蛋白毛粮2.35元/斤;-黑龙江海伦41个蛋白毛粮2.3元/斤;-黑龙江肇东42个蛋白毛粮2.4元/斤;-黑龙江伊春低蛋白毛粮2.25~2.3元/斤;-黑龙江讷河毛粮2.35~2.4元/斤;-吉林长春2.3~2.5元/斤;-吉林吉林市毛粮2.2元/斤;-吉林四平毛粮2.3~2.5元/斤;-吉林白城毛粮2.2~2.35元/斤;-吉林松原毛粮2.3元/斤;-吉林延边毛粮2.3元/斤。总结:大豆市场情绪低迷,价格波动平稳。贸易商和农民缺乏信心,未来前景不明确。面对这种情况,你对未来粮食市场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一局势?
感谢大家的收看,喜欢的动动你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