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8月份豆粕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下跌

【行情】8月份豆粕市场将迎来新一轮下跌

国内豆粕将迎来新一轮下跌

进入8月份,美豆进入关键的单产形成期,从往年规律看,8月份天气炒作将较为频繁,但今年到目前为止,美豆产区总体天气良好,美豆长势理想,优良率仍处于历史高位区域。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截至年7月31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72%,高于之前一周的71%,上年同期为63%。优良率处于历史高位,表明前期干热天气对大豆生长影响较小,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USDA8月12日月度供需报告将大幅上调单产预估,可能上调至47-49蒲式耳/英亩的水准,USDA公布的去年美豆单产为48蒲式耳/英亩,而商品经纪公司福四通周一称,基于农户调查和其他因素得出,美国今年大豆作物产量为40.54亿蒲式耳,为历史最高产量,平均每英亩单产为48.8蒲式耳。

当前大豆作物生长进度较往年有一周左右的提前,这利于作物免受早霜的影响,与此同时,近来中国放慢进口步伐令人担忧,以及投机基金连续减仓,平仓抛售。从基金动向来看,截至年7月26日的一周,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多单,手,较上月(截止6月28日的一周)的,手,减少手,诸多利空因素打压令美豆持续大跌,且一度跌破大关,7月25日触及的三个月低点(),昨天继续下跌至美分以下,虽然跌至此低点后出现技术反弹,但力度有限,从月线图上来看,大豆市场下跌13%也是自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随着丰产预期逐步增强,将继续令美豆承压,价格跌跌不休,芝商所旗下CBOT大豆价格即将考验美分附近支撑。

当前正值炎热夏天,处于肉类消费淡季,猪肉及禽肉类需求缩减,北方地区禽料需求明显减少,而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南方多地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华东及华中水产养殖堪忧,水产养殖影响相当大,华东及华中水产需求月环比降幅可能达到15%左右,且部分区域生猪养殖也受影响。强降雨过后气温回升,高温高湿天气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养殖户担忧会有疫情发生,加快生猪出栏节奏,加之7月份猪价持续下跌,截止7月29日全国生猪均价17.94元/公斤,较月初价格回落了0.66元/公斤,降幅在3.6%。养殖户积极抛售,前期压栏的牛猪逐步被市场消耗,压缩饲料需求或使得7月份饲料销量将有所下降,加上由于饲料企业手中豆粕库存充足,且雨水天气令豆粕不易保存均使得近期饲料厂入市积极性降低,另外期货市场持续下跌,市场看空情绪不断累积,饲料厂入市谨慎,大多以消耗库存为主,令油厂豆粕出货极度缓慢。

虽然8月份养殖业预计有所恢复,但速度会很缓慢,其中禽类因周期较短,恢复速度相对快一些,生猪恢复较缓慢,而水产类因时间已过,再补苗已来不及,因此未来几个月豆粕需求难以乐观。据了解,因进口大豆到港量较大,国储大豆持续拍卖,目前每周拍卖60万吨,大豆原料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也一直处于高水平,压榨速度明显快于消耗速度,令国内豆粕库存量不断增加,7月份豆粕结转库存量很大,油厂被憋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中镇江中储粮已憋停,如果豆粕出货再慢些,后面胀库停机的现象将增多,因此7月份市场结转那么多豆粕,一定会使8月份的结转库存保持高企。

综上所述,在基本面压力渐增之下,国内豆粕后市现货价格整体仍不看好,但8月份为美豆生长关键期,天气炒作仍将时有发生,且经过7月份大幅下跌,市场利空因素有所释放,预计8月份豆粕价格跌势或有所放缓,期间或因天气炒作伴随一些反弹,但整体仍处于震荡下滑格局。若8月份美豆天气未出现大问题,一旦丰收前景得到确认,美豆下行压力会再次放大,届时豆粕或将再现跌势。初步预计8月沿海豆粕现货价格主体波动区间在-元/吨一线,如果美豆如期获得丰收,10月上旬之前沿海豆粕或有跌至0-元/吨一线的可能。(书平,农产品期货网)

8月豆粕供求或改善天气仍是最大变数

由于美国大豆主产区并未出现市场预期的干旱天气,加上国内强降雨和高温天气的影响,7月份国内豆粕市场价格随美豆大幅下跌。8月份美国大豆天气炒作仍有反复的可能,而国内市场随着高温等天气的转好,下游需求有望逐渐改善,油厂库存压力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较小,供求关系将小幅改善。8月份豆粕价格可能低位震荡寻底。

一、7月份豆粕大幅下跌

USDA在6月底发布季度库存及种植面积报告,其中库存数据高于预估,种植面积低于预期,当天市场出现大涨。但由于获利回吐及预期美国主产区天气好转,CBOT大豆随后出现大跌;而在国内市场,7月上旬南方地区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畜禽和水产养殖受灾严重,豆粕市场遭受双重打击,价格因此也出现大幅下跌。

  截止到7月底,沿海地区主要油厂43蛋白豆粕价格在元/吨左右,较6月底下跌近元/吨,基本回归至5月底的价格水平。

  二、美豆进入关键生长期天气炒作仍会反复

  8月份是美国大豆生长的关键期,虽然目前气象机构普遍预期今年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概率下降,但8月份美豆主产区天气仍有可能反复,CBOT大豆价格也可能随之波动。另一方面,USDA将在8月份公布首次基于田间调查的客观单产预测报告,市场颇为   三、大豆进口虽然缩量供应压力仍不减

 在国内豆粕市场,8月份豆粕库存消费比有望小幅回升。一方面国内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减缓后,豆粕补库和消费有望改善;另一方面大豆进口高峰期暂告一段落,供应压力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

  尽管7月份豆粕价格大幅下跌,但在库存压力之下,油厂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开机率,当月全国家主要油厂大豆压榨达到万吨,较6月份小幅增加。而到7月底,国内油厂大豆库存压力依然较为明显,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万吨,仅比6月底低14万吨。而在进口方面,我的农产品(12.28+1.40%,买入)网调查显示,8月份国内油厂大豆到港预计为船,约万吨,较7月份预期减少82万吨。因此8月份进口大豆供应减少万吨左右,但另一方面,国储大豆自7月中旬拍卖以来,拍卖进入每周60万吨的常规化阶段,国储大豆的拍卖将弥补进口大豆的减少量。大豆整体供应压力仍然较大。

  大豆库存的持续高位,将继续倒逼油厂保持较高的开机率,预计8月份油厂大豆压榨将继续增加,有望达到万吨,豆粕产量因而达到万吨左右,较7月增加16万吨。与此同时,7月份受行情下跌及国内天气影响,油厂豆粕库存不断攀升,并达到近年新高水平。我的农产品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底,油厂豆粕库存高达94万吨,较6月底增加17万吨。因此整体豆粕供应将有超过30万吨的增加。

  从需求角度看,虽然猪肉价格从6月份开始出现下跌,但国内生猪存栏仍在继续回升,农业部数据显示,6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7%,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从具体的豆粕消费来说,7月份豆粕价格连续大跌,市场观望情绪强烈,补库和采购意愿十分清淡,当月油厂豆粕成交仅万吨,为一年来最低水平,下游企业的库存多数处于偏低水平了,后期补库需求会有所释放。同时,由于强降雨的影响,包括两湖等沿江地区豆粕运输也受到限制,在运输恢复正常之后,也存在补库的需求。8月份豆粕的整体需求将因此有所好转。

  综合平衡表各项指标分析来看,预计8月份油厂大豆压榨继续继续增加,豆粕产量随之上升,加上豆粕库存维持高位,整体供应量有所增加;而豆粕消费在下游补库的带动下,有望出现增加,豆粕整体库存消费比将小幅改善,市场供应宽松状态有所缓解。

  就豆粕价格而言,虽然国内供求关系可能有所改善,但8月正值美国大豆生长关键期,而美豆产区天气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之后,市场人气的恢复尚需更多条件,预计8月份豆粕价格将随美豆震荡寻底。

原作者:秋山文章来源:上海钢联农产品网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cd/2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