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上半年影响养猪业的七个关键词
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并不平静,一面是猪价高涨盈利破千市场斗志满满,规模企业豪掷万金全国布局,一面则是环保紧箍咒持续收紧,政策的出台、猪场拆迁力度持续加大,生猪市场掀起一波波的海浪。那么,上半年都有哪些政策影响生猪市场呢?
一、供给侧改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农业工作重点。而农业结构调整中,重点是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在畜牧业方面,农业部的总体考虑是,稳生猪、促牛羊、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为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重点抓3件事:第一,优化调整区域布局,年11月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第二,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要稳定生猪生产,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动标准化生产,逐步解决千家万户养猪小规模、易污染的模式。第三,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以生猪养殖大县为重点,启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二、十三五猪业规划
4月21日,农业部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的思路、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到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已成为当前限制生猪发展的主要矛盾。综合考虑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消费偏好和屠宰加工等因素,《规划》确定了生猪生产的区域布局,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四个区域,要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协调发展。
三、禁养区
年4月份出台的水十条明确要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今年初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辽宁、陕西等省相继发布文件,要求年内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要在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
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早在数年前已划定禁养区并启动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拆迁行动,年,全国禁养区划定范围继续扩大,划定区域从由南及北,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西部地区转移。-年仍将是禁养区内猪场集中拆迁的时期,也将对生猪生产产生明显影响。
四、进口肉
海关数据显示,5月份猪肉(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16.35万吨,环比增长37.86%,同比暴涨%。今年1-5月累计进口达到56.81万吨,同比增长%,超过年的总和,超过年前三季度的总和。与猪肉进口量持续飙升对应的则是,我国猪肉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今年1-5月份累计出口猪肉1.86万吨,同比下降44.3%。
今年我国猪肉供应下降,进口需求激增,引发全球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