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压榨产能现状与发展趋势

1

历史

我国大豆压榨业以大豆为原料,将大豆压榨成豆粕和豆油,从产业链来看,其上游包括大豆的种植,中游为国际粮商及大豆压榨企业,下游则是豆粕和豆油的终端消费,其中豆粕下游为饲料、养殖业,终端产品为肉、蛋、奶;豆油的下游则包括食品加工、餐饮消费及家庭消费。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大豆压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能快速扩张。年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不足7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在万吨左右,而截至年底,大豆日压榨总能力达44.98万吨,折合年压榨量1.48亿吨,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增加7倍(图1)。

图1我国历年大豆压榨产能和增速

2

现状

年6月份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取消了外资对大豆压榨领域的投资限制,在政策放开的头一年,国企、民企和外资纷纷发力,产能进一步扩张,监测显示,年我国新增大豆压榨产能预计达3.85万吨/日,约合万吨/年(表1)。

表1新增压榨产能

年底,我国大豆压榨产能超过吨/日的企业预计将达到家,中粮、益海、九三位列三甲,国内主要大豆压榨集团产能见表2。

表2国内主要大豆压榨集团产能(万吨/日)

-未统计。

/年度国内蛋白消费需求旺盛,大豆进口增幅达到万吨,当年我国大豆压榨量为万吨(包括膨化大豆万吨),产能利用率已连续第二年稳定在60%左右,相比之前56%的水平有明显提升。考虑到黑龙江国产大豆压榨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且部分华南大豆、菜籽双榨线常年压榨菜籽,从大豆有效压榨能力来看,目前我国大豆压榨能力过剩的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仍存在进一步的扩张空间。

3

趋势

在传统大豆压榨产业中,油为主产品,豆粕为副产品,但现在逆转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豆油的食用消费增速放缓。根据国际粮农组织年数据,成年人每天摄取蛋白质应在75g以上,世界人均水平68.8g,而我国目前平均水平仅60g,从豆粕转换成动物蛋白的趋势看,豆粕消费的增长潜力远大于豆油。当前国内豆粕饲料用量需求增速稳定在10%左右,但油的需求增速却仅为6%-7%,差异明显。科技,国内大豆压榨的驱动因素已从豆油转化为豆粕,豆油沦落为压榨的副产品。

对蛋白需求的不断增长促成了国内大豆压榨规模的逐渐提升,但随着环保政策下养殖业的北移及去散户化,国内大豆压榨业迎来了新一轮圈地扩张黄金期,预计大豆压榨产能继续扩张的步伐还将继续,东北和西南或将成为大豆压榨产能扩张的重点地区(表3)。

表3在建大豆压榨产能(万吨)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年国内大豆压榨能力将达到53万吨/日,增速或虽有所放缓但增量依然可观。但随着大豆压榨规模的扩大,国内豆油产量被动增加,产需差距不断缩小,未来或逐渐面临产大于需的局面,制约其价格上行空间。(致谢:黑龙江九三粮油集团和江苏迈安德公司提供有关行业数据)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撰稿人:赵晨伟

校稿人:金青哲教授

赵晨伟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cd/8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