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高长岭
8月20日,秋雨绵绵,在襄城县山头店镇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大豆正在旺长。
“我今年流转了亩土地,亩种的是大豆。”63岁的襄城县种粮大户范勋旺打着伞,在雨中察看大豆长势。
当前全省万亩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那么多秋作物,为啥要种大豆?“大豆浑身是宝,是乡亲们致富的‘金豆子’。”襄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晓鹏说。
范勋旺解释,种植大豆成本低,产量高,价格稳定。和玉米相比,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都比较低,一亩地投入元即可,大豆有固氮作用,可以节约氮肥;引种河南省农科院的郑品种后,产量稳定在公斤以上,多年来大豆的价格每公斤4元以上,一亩地除了成本能收入千把元。
“咱这大豆获得了无公害食品认证,我们还是大豆原材料生产基地,销路不用愁。”范勋旺说,他今年和北京一家企业签订了购销协议,有多少大豆都不愁卖。
襄城县有种植大豆的传统,全县90多万亩耕地,今年秋季仅大豆就种了30多万亩。襄城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组组长崔得领介绍,今年襄城县大豆播种比往年提前了5天左右,6月15日基本播种完毕,抢时早播为丰产打下了基础。
今年雨水较多,对大豆生长整体上利大于弊,丰收的架势基本形成。技术人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