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那么多食用油企业却说缺豆停机进口的大

注:即日起每日粮油部分文章取消原创,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每日粮油(ID:MyMedia9)

根据海关数据监测显示,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74%。1月到9月期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吨,同比增长15.49%。

但与此同时,来自行业机构天下粮仓的监测却显示,近段时间由于原料不足,不少食用油压榨企业处于停机状态。

这究竟是咋回事?进口的那么多大豆怎么一眨眼就没了?

年1-9月大豆进口量与年对比

其实,近两年随着大豆进口量不断攀上新高,不少机构都在预期未来中国的大豆消费增速会下降,特别是在年,全年大豆进口增幅仅为1.83%,较往年增速明显偏低(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年增幅维持在8%~15%),大部分的观点是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推动,加上需求已经达到高峰,中国大豆进口会放慢。但实际情况呢?

我们都知道,目前中国进口大豆最主要的需求在于饲料蛋白,由于我国对美国进口的DDGS进行反倾销措施,导致DDGS的进口大幅度的下降,原先DDGS在饲料中的份额,现在要靠大豆压榨的豆粕来补充。

此外,还有部分食品需求。近两三年随着监管加重,进口大豆流入食品领域的数量肯定下降,但是具体流入的食用消耗的数量有多少很难评估,毕竟与国产大豆相比,进口大豆价格要低很多,而且货源稳定。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饲料消费。据悉,目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食物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我国国民的口粮需求约为2亿吨,家畜饲料的需求约为5亿吨。尽管人们都觉得现在粮食消费在下降,却没有意识到越来越多的粮食转到了饲料领域,玉米大豆不用多说,是饲料的主要原料,小麦大米在饲料领域的用量也保持着稳定的微幅增长势头。

因此,尽管目前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但由于国内消费的增长,大豆进口仍会保持在高位。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国内大豆产量将达到万吨,比上年增加近11%。这样的产量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大豆价格仍然是制约产量增长的最大因素。

中国农业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称,今年初国内豆价处于低位,9月份大豆收获开始后价格快速下挫。国内大豆增产,进口数量庞大,对大豆价格构成压力。他说,如果豆价继续下跌,大豆种植利润可能不如去年,尽管粮食主管部门提高了对农户的补贴。

一方面是刚性的高需求,一方面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急剧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开始瞄向国外市场——不过,不再是进口,而是进行种植返销,

目前,对外进行农业返销的首选地为巴西和俄罗斯,而主要返销作物均为国内最紧缺的大豆。

由于优越的种植环境,南美洲和北美洲一直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区域,合计占我国进口总量的接近60%,从亚洲进口的不到20%。

从总体上讲,拉美的人口仅占世界的8.5%,但耕地却占世界的12%;从人均水平来看,拉美地区是中国平均水平的3.7倍;其森林面积占到了该地区土地面积高达48.2%。其次,拉美主要农作物具有明显优势,譬如说大豆产量通常占到世界大豆总产量的接近50%,全球第一,比北美洲高出近15个百分点;玉米也有一定的优势,其产量占世界总产的15%左右,排在北美和亚洲之后,位列第三。再次,从农产品国际贸易来看,近10年来,拉美农产品贸易的顺差量一直都是增加的,从年的亿美元左右的顺差增加到了现在的每年1,多亿美元的顺差。

拉美已成为中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地。

不过,与中俄两国农产品快速推进不同(其中俄罗斯的相关情况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jg/15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