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依托科技释放水产养殖红利

湖州市首个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6月份在南浔区菱湖镇盛江家庭农场建成投入运行。循环水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生态环保、生产可控性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优点,是现代渔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由美国大豆协会开发,该技术将传统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相结合,将鱼类高密度养殖在养殖槽(跑道)中,以小池养鱼、大塘养水的模式,有效改良水质,达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养殖产量翻一番,且操作管理方便,养殖的渔产品肉质好,质量安全可靠。

---题记

养鱼20多年,如何生态养殖,不给环境添负担一直是困扰盛素红的难题。她说,自己对鲈鱼养殖的前景颇为看好,但是经济利益之外,生态保护也必须重视,如果不能解决生态问题,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产业肯定不可持续。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始创于9年前,国内的媒体也有报道,盛素红与南浔区农林局水产站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各地考察,发现对方的鱼比自己传统养殖的长得快、长得好,产量也更高,便动起了池塘循环水养殖的脑筋。盛素红选取了26亩的鱼塘作为试验,建了4条养鱼槽,单个面积平方米。1至3号槽,她放了6万尾加州鲈鱼,预计产量将达到3万多公斤。4号槽已经放养黄颡鱼,养水的外塘,则放入白鲢、花鲢等专吃浮游动植物的滤水性鱼类,既净化水体,也增加效益。

?盛素红

“两个塘相连,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塘里的鱼就好像在跑步机上一样一直在运动。”盛素红这样形容已经运行起来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污水处理,一直是“五水共治”的重点。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避免了常规养殖需大量投饵、用药,鱼类粪便,给养殖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缺陷,同时结合了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优点,把主养对象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易于管理、节省人工、饲料、药品、能耗等优势,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的环境下快速成长。经验启示:从她的经营模式中,我们仍旧可以总结出一些可学习、可借鉴的经验启示。1立足科技化运用传统的池塘养殖淡水鱼、对虾,多为露天大塘养殖,养殖水大排大放,浪费严重。池塘增氧方式多为电动机械增氧,电能消耗非常大。循环水池塘养殖模式,不仅节水,而且省电,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整个养殖系统由池塘、流水槽及增氧等部分组成,通过在水槽安装推水设备,使原来静态池塘形成动态流水,从而让养殖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立足高效化运用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流水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水体中氨氮、亚硝基氮、硫化氢等对水生动物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病害发生机率,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若以亩养殖池塘为例,采用增氧机增氧大约需配备50千瓦的增氧设备,每小时耗电50kwh;而采用流水养殖模式只需要一个14kw的轴流泵即可,其耗电量为每小时14kwh,节约2.5倍以上电能。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xwzx/3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