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一、全球大豆的种植及产量
-年:
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从万公顷到万公顷,种植面积接近于翻倍;
全球大豆平均单产,从2.11吨/公顷增长到2.86吨/公顷,增长了35.1%;
全球大豆产量,从万吨增长到万吨,产量增长了.5%,年均增长4.44%。
1、各国大豆产量
/19年度,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为美国(1.亿吨)、巴西(1.17亿吨)、阿根廷(万吨),三国的大豆产量合计占全球大豆产量的比重高达81.7%。
/19年度,中国的大豆产量为万吨,只占全球大豆产量的4.46%。
美国大豆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年期间持续下降,年以后保持小幅回升;巴西大豆产量占全球大豆产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开始与美国平分秋色;
阿根廷大豆产量年开始,占全球的比重有所下降。
/19年度,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大豆产量(千吨)
大豆产量
占全球产量的比重
美国
115
33.64%
巴西
32.66%
阿根廷
0
15.44%
中国
4.46%
印度
3.05%
乌拉圭
2.47%
加拿大
2.03%
其他
6.27%
全球
.00%
/92-/19年的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
美国大豆产量从.5万吨增长到11.5万吨,累计增长了.9%;
巴西大豆产量从万吨增长到万吨,累计增长了.2%;
阿根廷大豆产量从万吨增长到了万吨,累计增长了%。自年开始,阿根廷大豆产量增长缓慢,几乎陷入了停滞。
不难发现,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当中,巴西大豆产量增长最为迅速、最为持久,巴西大豆产量开始赶超美国。
/92-/19期间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从.7万公顷增长到.8万公顷,累计增长了51%;
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从万公顷增长到了万公顷,累计增长了.1%,种植面积持续稳健增长;
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从万公顷增长到万公顷,累计增长了.8%,年以后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停止了增长,、,连续两个年度显著下降。
/92-/19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单产:
美国的大豆单产与巴西大豆单产较为接近,阿根廷的大豆单产略低于美国和巴西,巴西的大豆单产经常出现剧烈的下降,且频率较高,稳定性较差。
三国的大豆单产整体持续增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2.3吨/公顷左右增长到/19年度的3.3吨/公顷左右,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86吨./公顷,显示初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种植具有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优势。
除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三国的大豆产量据世界前三以外,中国的大豆产量据世界第四,其次为印度、巴拉圭、加拿大。
-年,中国的大豆产量持续下降,年开始,中国大豆产量持续增加。/19年度,中国的大豆产量达到.7万吨。
印度达到产量年以来停止了增长,巴拉圭、加拿大的达到产量持续增长,但,年开始加拿大大豆产量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万公顷,大豆产量为万吨,大豆单产为1.94吨/公顷,大幅低于/19年度全球平均水平2.86吨/公顷、美国3.40吨/公顷、巴西3.26吨/公顷、阿根廷3.33吨/公顷的水平。
二、全球大豆消费与压榨
/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为万吨,全球大豆产量为万吨,全球大豆消费量占产量的比重为95.91%,供应过剩万吨。全球大豆期初库存为万吨,期末库存为万吨,库存增加万吨。
/97全球大豆消费量为万吨,到/19年度累计增长.7%,年均增长4.2%。
美国、巴西的压榨量/本国产量的比值都持续下降,而巴西下降更快,主要是因为两国大豆出口占产量的比重持续上升,巴西上升更快。阿根廷的压榨量/产量保持水平趋势。
一般而言,大豆消费主要用于压榨,其他用作种子、食用等。
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85%-88%的大豆消费是用于压榨,美国和巴西是90%-95%的大豆消费用于压榨;阿根廷年以前95%左右的大豆用于压榨,年以来,阿根廷的大豆压榨率持续下降至全球平均压榨率一下。
/19年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出口依存度、压榨率、消费率
单位:千吨
全球
美国
巴西
阿根廷
产量
0
115
0
进口量
出口量
74
净出口量
74
5
压榨量
消费量
0
出口依存度(净出口/产量)
41.6%
39.1%
63.2%
10.8%
压榨率(压榨量/消费量)
86.8%
94.1%
95.2%
86.2%
消费率(消费量/产量)
95.9%
50.2%
38.2%
89.4%
全球超过40%的大豆产量是用于出口的;
美国39.1%的大豆产量用于出口,50.2%的大豆产量用于国内消费,美国大豆出口依存度高。
巴西63.2%的大豆产量用于出口,国内只消费了38.2%的大豆产量,可见巴西的大豆产业高度依赖出口。
阿根廷的大豆出口依存度只有10.8%,绝大部分大豆产量(89.4%的大豆产量)用于本国消费。阿根廷的大豆净出口量只有万吨,远低于美国的.1万吨以及巴西的7.4万吨。
/19主要国家大豆压榨情况(千吨)
产量
压榨量
压榨量占全球压榨量比重
压榨量占本国产量比重
中国
28.49%
.35%
美国
115
19.08%
47.24%
阿根廷
0
13.60%
73.36%
巴西
14.26%
36.35%
欧盟
5.41%
印度
3.22%
87.83%
墨西哥
2.06%
俄罗斯
1.58%
全球
.00%
83.27%
中国作为大豆消费量最大的国家,/19年度,中国的大豆压榨量为万吨,占全球大豆压榨量的28.5%。
美国作为大豆产量最高的国家,大豆压榨量高达.5万吨,占全球大豆压榨量的19.1%。
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万吨)虽然显著低于美国(11.5万吨)和巴西(万吨),但阿根廷的大豆压榨量(.7万吨)只是略低于巴西的万吨和美国的.5万吨,显示阿根廷的大豆压榨工业较为发达。
中国、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压榨量占全球的比重为75.3%。欧盟、印度等国的大豆压榨量占比较低。
美国、巴西的压榨量占本国产量的比重低于50%,巴西只有36.35%,巴西的大豆大部分用于出口。
中国的大豆压榨量为本国产量的5.32倍,超过本国产量的部分依靠大量进口。
印度的大豆压榨量占本国产量的比重低于%。
中国的大豆压榨量占全球大豆压榨量的比重自年依赖持续上升,/19年度显著下降,美国、欧盟的占比持续下降,巴西、阿根廷的占比保持稳定。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大豆压榨量增长迅猛,从年的万吨左右飙升到/18年度的万吨左右,增长了3.5倍。
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压榨量保持缓慢增长态势。
欧盟和墨西哥的大豆压榨量都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印度年前大豆压榨量持续上升,年以后有所下降。
三、全球大豆贸易状况
/97-/19年度:
全球大豆出口量从万吨增长到万吨,累计增长了3.06倍,年均增长率为6.28%,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大豆产量的年均增速4.44%。与此同时,全球大豆出口量占全球大豆产量的比重也从27.86%上升到了41.65%。显示全球大豆产业的贸易活跃度持续增长。全球大豆产业越来越呈现产业化分工特征,大豆主产国越来越呈现大豆种植—大豆出口的产业化分工特征。比如美国、巴西的大豆种植更多的是用于大豆出口。
美国和巴西的大豆出口量持续增长,但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自年开始就基本停止了增长。
巴西大豆出口量增长十分迅速,增长速度快于美国,美国增长速度快于阿根廷。年开始,巴西大豆出口量显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19年巴西和美国的大豆出口都出现了显著下滑。
美国、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占本国产量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巴西的比重上升的更快,阿根廷则略有下降。
美国大豆出口量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比重持续下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65.6%下降到/19年度的31.9%。
巴西大豆出口量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22.7%持续上升到/19年度的49.7%。
阿根廷的出口量占全球的比重自年开始持续下降,到/19年度占比不足10%,为6.6%。
/19年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的出口量情况
单位:千吨
产量
出口量
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
出口量占本国产量的比重
巴西
50.2%
64.1%
美国
115
31.9%
39.5%
阿根廷
0
6.1%
16.5%
巴拉圭
3.7%
62.1%
加拿大
3.5%
72.4%
全球
1
.0%
41.6%
/19年度的大豆出口:
巴西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巴西大豆出口量高达.7万吨,占全球大豆出口量(.1万吨)的一半,占巴西大豆产量的64.1%。
美国是全球第二出口大国,美国的大豆出口量高达.4万吨,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31.9%,占本国大豆产量的39.5%。
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只有万吨,远不及巴西和美国的出口量,阿根廷大豆出口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比重只有6.1%,占本国大豆产量的比重只有16.5%。
此外,巴拉圭、加拿大的出口量分别位居第四、四五,分别为万吨、.8万吨,只占全球出口量的3.7%、3.5%,但是两个出口量占本国产量比重很高,都超过60%,和巴西一样都是大豆出口导向的生产国。
/19年度主要国家大豆进口情况(千吨)
进口量
压榨量
进口量/全球进口量
进口量/压榨量
中国
56.55%
97.11%
欧盟
10.28%
92.90%
阿根廷
4.39%
15.80%
墨西哥
4.05%
96.07%
埃及
2.30%
98.53%
日本
2.26%
.50%
泰国
2.16%
.75%
全球
/19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高达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9万吨)的56.55%。
欧盟进口量.4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10.3%。其他国家的大豆进口占全球进口量的比重低于5%,较为分散。
中国、欧盟、墨西哥是世界前三的大豆进口方。其中,中国的大豆进口年依赖持续增加,从/01年度的.5万吨增长到/18年度的.5万吨,累计增长了6.1倍。/19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显著下降,主要是受中美 的影响。
欧盟和摩西的大豆进口量近20年来美元明显的增长。
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比重从/01年度的24.9%上升到/17年度的64.8%,/19年度下降到56.6%。显然,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豆进口量导致了全球大豆需求持续增长,美国巴西大豆产量持续增长。中国成了国际大豆市场上第一大卖家,购美了超过50%的国际大豆出口量。
欧盟和墨西哥由于大豆进口没有显著增长,导致两国的大豆进口占全球进口量的比重持续下降。/03年度开始,中国超越欧盟成为大豆第一大进口国。
四、全球大豆供需平衡状况
/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高达32.1%,高于/11年度的28.9%、/07年度的28.9%。为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大豆库存高达万吨。庞大的库存及高达32.1%的库存消费比意味着即便大豆产量出现下降,也依然能够保障大豆的充足供应,大豆价格难以出现飙升。
/19年度主要国家大豆库存
期末库存
消费量
占全球库存的比重
库存消费比
巴西
27.4%
67.8%
阿根廷
26.2%
47.7%
中国
17.6%
20.5%
美国
22.4%
40.9%
欧盟
1.0%
6.1%
全球
0
32.1%
/19年全球大豆库存高达1.1亿吨,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美国这三个大豆生产国,三国的大豆库存合计高达76%,中国大豆库存占全球大豆库存的比重为17.6%。
从库存消费比(库存占消费的比重)来看,全球为32.1%,大豆生产国的库存消费比普遍较高,巴西高达67.8%,美国高达40.9%,阿根廷高达47.7%;大豆消费国的库存消费比普遍较低,中国为20.5%,欧盟为6.1%。
/13-/19年度,全球的大豆产量始终高于消费量,处于持续累库阶段,全球大豆库存持续增加。这与这些年来大豆价格持续低迷相吻合。
/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显著低于消费量,当年大豆价格飙升到美分/蒲式耳。
/年度1月末主要国家大豆库存情况
巴西
阿根廷
中国
美国
全球
库存量(千吨)
库存量占全球库存量的比重
32.25%
26.78%
20.41%
13.36%
.00%
五、大豆价格
总体来看,美国大豆价格略低于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价格,尤其是年以来,美国大豆价格低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价格较为明显。/19年度,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价格分别为美元/吨、美元/吨、美元/吨,美国大豆价格分别比阿根廷和巴西低11.5%、14.7%。这可能显示出了美国大豆产业比巴西和阿根廷有更高的竞争力。
全球大豆库存与价格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即达到库存上升,价格下降,库存下降,价格上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