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周期多长 http://m.39.net/news/a_5326271.html
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谈成了第七轮+,加时两天。
更多实质性的内容渐渐释放出来,也有新的问题出现。
从大家留言看,现在对达成协议有一些疑虑。
美国人这么热情,我们有没有做出太多的让步?要达成的东西符不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
普通老百姓都会有这样的疑虑,更不用说切身利益受到影响的人了。
大家关心这个问题,我就多说几句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讨论问题要以事实为基础,先看看现在能确定的事实有哪些。
我综合了一下,从特朗普会见刘鹤副总理到现在,基本能够确定的只有三条。
一是美方透露中国承诺再购买万吨美国大豆。
二是姆努钦对媒体表态,中美双方达成了货币协议。
三是特朗普希望最后成果的形式是协议而不是谅解备忘录。
这里面货币的东西就一句话,只能留待更多细节公布后再讨论。
希望达成协议而不是谅解备忘录的表态,并不是说前面白谈了。从昨天莱特希泽表态看,这是换汤不换药。
道理是明摆的,如果像一些人理解,协议要通过美国国会审批,那么现在这样紧赶慢赶地延长两天继续谈的做法,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买万吨美国大豆这件事,昨天我在另一篇文章上说过,现在还可以继续往深里谈谈。
其次,中美在大豆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也有利益重合点。
用大豆来表明立场也好,释放善意也罢,其实都是利益度量的结果。
一是从中国需求看,我们的大豆市场缺口实在太大。
我查过有关资料,我们国家一年有多万吨,差不多90%左右的大豆,要从国际市场进口。
进口的大豆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榨油,一个是饲料加工(用榨油剩下的豆粕去养猪)。
国内的大豆,现在主要是发豆芽,磨豆腐,可能凉拌毛豆还有一点。
总之是需求缺口太大,而具体用途区分明显,进口大豆这部分需求,很难从国内获得替代。
年,因为中国和美国打 ,中国大豆进口量为万吨,减少了7.9%。
主要就是美国豆子的进口量下降了,进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年中国大豆进口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万吨,从巴西进口万吨。
年中国大豆进口.1万吨,同比减少7.9%。其中,从美国进口万吨,下降49.4%,占18.9%;从巴西进口.2万吨,增长29.8%,占75.1%。
可以看到,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需求,目前尚不能完全找到替代对象,补足需求缺口。
缺口实在太大。
而且,据说巴西大豆的价钱原来跟美国大豆差不多,但是去年 打响后,涨了不少钱。
二是从美国需求来说,他们的产量实在太大。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生产国,一年能生产1亿吨左右的大豆。
但是他国内市场,消耗不了这么多大豆。
就算以美国人的浪费精神可劲儿造,还有差不多一半左右的大豆依赖出口。
去年特朗普挑起 后,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美国豆农首当其冲。
卖不出去豆子,又不好保存,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掉。
去年11月中期选举,共和党丢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个农业州的倒戈。
所以,买不买豆子,是美国人在谈的时候非常在意的项目,也是可以交易的条件。
美国人对此是很看重的,昨天美国农业部长珀杜在推特上说中国承诺买豆子后,特朗普还转发了这条推特。
三是从中美间的利益重合点来说,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中美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你们想过没有,互补性,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一般来说,这意味着你需要我,我需要你。
深一层看,在闹矛盾的时候,这种需要,就会变成谈价的条件。
如果再多想一层,这种谈价,也应该以形成利益共识为目标,而不是彻底撕裂为目标。
采购量上去了,跟美国豆农利益共识是不是更多了?
总之,需求互补、利益重叠,互相依赖但又互相制约,这就是中美间大豆贸易往来的逻辑。
第三,用“大豆逻辑”的视角,就是要看清中美 的利益格局。
去年 最激烈的时候,不买大豆一度是对付美国的“武器”。
现在谈判节奏不断加快,购买大豆又成为表达谈判诚意的策略。
是不是前后矛盾?
是矛盾,但合乎情理。
大豆的买与不卖, 打还是谈,与其说是个谁输谁赢、谁胜谁负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利大利小、利远利近的问题。
大豆的逻辑,就是国家利益的逻辑。
关键,要看到 的本质,看到这场冲突背后的中美利益格局。
在陶然笔记去年的文章《提个醒!不管会晤结果如何都会被美国说成取得胜利》中,我们曾分析过美国挑起 的三大原因:
解决贸易逆差,对花国家竞争,转移国内矛盾。
现在看,还应该加上一个选举政治考量。
这四方面原因,是美国人发起 的主要利益诉求。
我们应对 ,也有中国自己的利益诉求。
《人民日报》在去年9月11日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叫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文章里说:
新兴国家在崛起的关键性阶段,往往会与守成国家发生国家利益的激烈碰撞,无一例外地会受到刻意打压,这是必然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是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坎”。
实际上,历史上成功发展的国家,都遵循一条发展规律,那就是尽可能避免对抗,把重心放在加快发展上,放在不断壮大自己身上。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眼前的美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中国应对 的主要利益诉求,打也好,谈也好,就是不能让 干扰我们的发展节奏,尽可能去争取时间和空间,争取战略机遇期。
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国家利益,也是我们所要争取的结果。
大豆买还是不买,买多还是买少,买了以后,什么时候又不买,都是服从经贸磋商这个大局,服从这个根本利益诉求。
大豆是这样,我们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这些领域,同样要服从经贸磋商这个大局,服从这个根本利益诉求。
中美 ,是眼下全球的头等大事。
在应对这件大事的时候,我们不仅身处加快自身发展的大局之中,同时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所面临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尤其需要我们看清利益格局,保持头脑清醒。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来源:
陶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