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强力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生产水平,汪清县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采取以下四项举措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稳定全县粮食生产。结合春耕生产重要季节,组织各乡镇抓好种植面积落实工作,年,全县计划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38万公顷,力争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3万吨。认真做好备耕生产调度工作,及时掌握各乡镇备春耕生产进度,确保全县春耕生产资金和生产资料储备充足。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以玉米改种大豆为主,兼顾“一主四辅”种植品种地块,全县计划实施轮作面积20万亩,同时按照每畝(平方米)补贴元标准,计划发放补贴万元。加快推进绿色有机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为主的优质粮食种植,大力推广大豆绿色高产创建、测土配方等先进技术,提升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县粮食持续增产。切实提升农民科技水平。深入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重点培育农民科技示范户名,建设试验示范基地3个,开办农民田间学校4所,培训农技人员人次。围绕优质粮食、食用菌、中药材、畜牧等四大产业,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全年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落实,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全力做好检测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和检测人员培训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大农产品市场和生产基地,全年开展农产品抽检化验12批次以上,确保全县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特产品牌建设。利用“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品牌和“乡镇企业暨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优势,遴选出一批企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优的加工企业,引导其进一步提升黑木耳产品质量和档次,在产品包装、宣传、销售时统一使用“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打响汪清黑木耳品牌,提升黑木耳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汪清县地理标志使用和管理办法》,加大全县黑木耳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在保证全县黑木耳质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有助于汪清县的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借助外来企业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扩大汪清黑木耳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拉动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纵深发展。榆树市依托丰富的粮食资源,着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中积极探索出独具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年榆树市畜牧业总产值84亿元,园艺特色产业产值达到76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量突破户,规上企业达到89家,长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6家,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業总产值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13.8%;年加工转化粮食万吨,并呈现出集群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投资48.6亿元,泰国正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已建成超欧盟标准的肉鸡养殖场14个,年出栏肉鸡万只,年屠宰加工万只肉鸡的食品加工厂和年加工54万吨的饲料厂已投入运营。粮食加工类企业有中粮生化、吉粮天裕、正大1亿只肉鸡养殖加工、中化帝斯曼、古船米业、榆树钱酒业等,年加工转化粮食达到万吨,其中,中粮集团转化80万吨,吉粮天裕转化50万吨,正大饲料转化30万吨,通威饲料转化10万吨。肉类加工类企业有正大食品加工厂、四海生猪、汉德肉牛,年加工肉类10万吨。建成粮食生产基地4个,其中,专用玉米生产基地万亩;高粱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40万亩;优质绿色水稻生产基地50万亩。基本形成种养加、种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zhd/17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