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巢湖画派西部文明播报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9204186.html

杨赵

巢湖,俗称焦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巢湖有银鱼、白虾、湖蟹,三者被誉为“巢湖三珍”,鱼类资源丰富。巢湖地域盛产水稻、小麦、花生、玉米、大豆、蔬果等等。巢湖几千年前来号称鱼米之乡,享誉国内外。巢湖地域名人辈出,有:有巢氏、巢父、范增、周瑜、包公、李鸿章、刘铭传、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杨振宁等。他们对中华民族文明史做过重大贡献的人。巢湖历史文化更久远,近多少年来,考古发现了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巢湖“银山智人”遗址,巢湖巢山“有巢氏”遗址,含山“凌家滩”遗址。巢湖地域应该是中华民族文明史发源地之一。

童雪鸿作品

巢湖地域文化艺术历史内涵深远,早在一干五百多年前的隋朝就出现了王乔洞石窟艺术。巢湖王乔洞隋代石刻佛像尊,这些雕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刀法圆熟,技艺精湛;人物肌骨丰满,体态轻盈,另有麒麟、狮、虎、象、马浮雕多处。现在众多佛像中,唯有一尊佛像完好,面如满月,眼似青莲,其余皆无头,不知是什么道理,至今是无解之迷。从艺术角度来说,王乔洞石窟艺术是综合了整个艺术之大成,有物的立体,有人的造形,有国画的线条,有书法的技巧,更有唐诗宋词的意境。王乔洞石窟即是巢湖历史上的宗教信仰的传颂物,又是文化艺术传播体。她是有形诗,立体画,更是艺术久远的种子,也包括巢湖地域绘画久远的种子。久远的艺术绘画种子已经慢慢地孕育着后代。巢湖王乔洞石窟佛像,好象是大画家徐悲鸿收藏的唐代画圣吳道子画的《八十七神仙卷》作品上的神仙从天上向巢湖画壇慢慢地走来。

说到神仙从天上向巢湖画壇慢慢地走来。到了清代初期,果然有一天从水天连接之处的巢湖远方乘船来了一位画仙,而且是僧人,好像从巢湖王乔洞石壁上走下来的一样。他还画了一幅以巢湖地方命名的《巢湖图》作品,这位画仙,他就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清初四僧之一的大画家石涛。石涛的《巢湖图》是石涛一生中很少用地方命名的作品,很珍贵。《巢湖图》的作品出现,让巢湖在中华民族文学史和绘画史上留下惊人的一幕,是给巢湖给国家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石涛是绘画史与文学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出现是绘画史与文学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石涛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哲学家,诗人。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代”的哲学理念一直深远地影响着画壇至今,这种哲学理念同样也影响整个艺术界,无人超越。近代画代表人物,齐白石曾高度评价石涛:“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所以说石涛是画壇的一代宗师。

东风阻我巢湖边,十里五里一泊船。

湖头人家白鹅岸,晚风齐送荷花田。

水清苔碧魚可数,金沙名地是何年。

主人爱客高且贤,下水釆荷意颇坚。

谓有花以诗贴着,吾只爱诗不受钱。

采荷偏采未开全,一枝菡萏最堪怜。

始信壶中别有天,插花相向情更颠。

欲开不开日复日,记程好事花当前。

晚泊金沙河,田家以白菡萏一枝相送之舟中,数日不谢,与钱不受,索以诗,赠之。

以上是年夏天(农历乙亥年)大画家石涛在他的《巢湖图》作品上题写的诗与叙。石涛的《巢湖图》上一共有四首诗,这首是其中之一。从这四首诗上可以看出这幅《巢湖图》作品的产生过程就很奇特。就在这一年,石涛由扬州去合肥故友家回扬州乘船路过巢湖时,天偏偏刮起了大风。这一天,船在巢湖北岸一个名叫金沙河的地方蔽风休息时,有位农家得知大画家石涛停留在这里,就特意下荷塘,摘了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送给了石涛。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洁净美好,寓意着洁身自好,远离世俗,是圣洁的象征。石涛是僧人,看见有人赠送荷花,当然很高兴,就给钱给农家,农家不收,农家要石涛作诗给他,当时石涛很高兴地写了这首诗赠之。从想象中可以看到这位农家如获至宝,蹦蹦跳跳地拿石涛写的诗回了家,收藏起来。摘荷花的农家,实际上是代表着巢湖人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精神面貌。也代表着巢湖人对艺术品渴望,又是对巢湖以后多出艺术家的期待。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给后来的巢湖画家上了一堂艺术的修炼课。历史以来,巢湖人爱艺术,爱艺术家,爱艺术品的。石涛赠诗之时《巢湖图》作品还没有画。后来石涛船到了中庙边湖湾里停了下来,站在船头一望,这里有山,有水,有农田,有人家,有寺庙,有松柳,石涛感觉这里是个好地方,也是艺术中最美的画图了。怪不得人人都说巢湖是鱼米之乡。就在这时,中庙的当家师得知后,来把石涛邀请到中庙凤凰阁上画出千古不朽的杰作《巢湖图》来。《巢湖图》是石涛的智慧与巢湖美景结合的产物,又是智慧与美景相映成趣艺术品,成为了个中妙趣的佳作。石涛的《巢湖图》的出现,给巢湖,给国家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巢湖绘画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给巢湖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而且慢慢地不断地在成长、壮大、成熟。《巢湖图》作品影响下,巢湖地域逐步地隐隐约约地将形成一种绘画的流派。这就是以巢湖岸边金沙河旁这个地方的农家为代表的所期盼的精神食粮所在。

童萱帧作品

流派的形成,需要有大画家的出现。上世纪四十年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初,活跃在艺壇艺术家童雪鸿大师,他以书画印作品三绝展示在所有人面前。童雪鸿(—),安徽省巢湖市人,著名美术家。原名鸿彦,字万安、卍庵、号印隐,别署百箑斋主。先生绘画技艺高超,他的书画格调高雅、构图意境清新、工笔写意并重,富有浓厚的巢湖父老乡亲生活感。先生擅长画巢湖出产的五谷杂粮,花卉瓜果、翎毛虫鱼,梅兰竹菊。笔力老练,无尘俗气。先生画稻蟹,谷满竿坚,壳硬爪长;画蔬果,叶嫩筋白,圆润肤浅;画鸡鹅,体肥蛋大,身壮毛白。笔下的梅花枝干以屈为主,花以繁褥为能,有时也作疏枝寒影。先生画竹,常以篆法出粗杠,而且一笔到头,老杆新篁具分、挺拔雄健,往往借竹的直劲、虚心、贞节、繁荫和傲霜的性格,来表现他自己内在的情操。他画的自己栽培的菊花,全用篆笔推出,别具一番情趣。年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展作品两件,并在波兰、苏联展出。著名画家于非闇撰文评介,称童氏所绘秋菊是这次展览之优秀作品,用旧色纸画白菊是个创举。因为他菊花画得好,时人有“童菊花”之誉。民国时期的上海美专教授、文史馆员杜镜吾评为“古艳修洁、气老气清”集质朴刚毅于一身,其人其画与菊的内涵一致的。可惜,年“文革”动乱终止了他的生命,卒时年仅57岁。过早地终止生命对整个艺术界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特别是对他的家乡巢湖更是损失。年,刘海粟悼念童雪鸿作二绝,诗曰:“花雨弥天一笑逢,少年意气自豪雄。方期鹏翼冲云起,岂料华颠悼雪鸿。”“印坛寂寞已多年,底事才人草下眠。夜梦巢湖波拍岸,唤君云外听冰弦"。大师刘海粟如此高的评价,可想而知童雪鸿在艺术高度了。童雪鸿是安徽现代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他是皖派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继黄宾虹之后的又一位安徽著名书画金石家和艺术教育家。石涛《巢湖图》的出现,使巢湖地域隐隐约约地带来一种绘画流派的希望,而家乡大画家童雪鸿高超的艺术影响,培育了很多的书画家。影响培育使巢湖地域逐步形成一个画派,它的名字就叫"巢湖画派”。童雪鸿就是“巢湖画派”的开创者。“巢湖画派”是巢湖人的希望,也是童雪鸿的遗愿。

童氏家族后继有人,童雪鸿家族有个世侄叫童萱帧,画壇又一个了不起人物出现。童萱帧,字觅源,号梦真,年出生,安徽省巢湖市人。师从书画印大师族叔童雪鸿。所创作的画作品三十多件作品在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览中入展和获奖。现为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画三百家”主要成员。童萱帧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化工作人员,能在美协举办全国大展中获得最高奖,有银奖,有铜奖,这是没有人能达到的。前美协主席刘大为见到安徽人就说:“你们安徽竟然出了个童萱帧大画家,画画的那么好。真是安徽人的骄傲。“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黎雄才见到童萱帧的画都很激动,推荐到全国各地展览。童萱帧把传统的山水画自宋代以来创作达到又一个新的高峰。宋代山水画家在作画上重理法,强调要对自然山水画进行深入观察与研究,从而提高物象表现的真实性与深刻性,这是山水画家创造自然景观中进行了体验并探本求源理念。童萱帧的山水画在宋画探本求源基础上加以深化,加上人与物角度的变化,风与物随时的变化,雨与物特殊的变化,光与物时间的变化,有了这些变化动与静产生了特殊的和谐,这种和谐是绘画最高境界,是“悟”得理念,是画家思想反应,别人是达不到的山水画内在的表现。宋代山水画要说以静促动,而童萱帧的山水画是以动促静。宋代山水画把山水、树木、房子有意搬进绢纸上来,而童萱帧山水画无意地把眼前望到景色写进宣纸上去,这就是进步,这就是画山水画的思想境界。童萱帧山水画动中有静,这种动就是去粗取精把自然氧吧的风儿吹送过来,让我们身边的所有的物体有一种舒适感觉。使植物摇摆的生长,使鸟儿悠闲的歌唱,使人倍感丰衣足食地劳动着。他的动更能体会到氧吧的甜,歌声的美,劳动的乐。这就是山水画意义。很多人认为,宋画没有达到境界,童萱帧的山水画意境达到了。二十世纪末美术家协会举办一次世纪结束总结国画作品大型画展,名称叫做"画三百家”。此次画展评委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按得票多少产生金、银、铜奖。童萱帧的作品《家乡水》在全世界征稿六、七千件国画中,排名第十六位,获得本次大展铜奖,太了不起了。童萱帧没有政治官衔,没有艺术官衔,没有美院培养,没有社会关系,居然能在这样大展中获得铜奖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家乡水》的作品就是巢湖的水,水在山中流,水在门前走,童萱帧画出自己的家乡巢湖最美的山水了。童萱帧既安徽童雪鸿以后又是一个黄宾虹式的人物走出来,这是巢湖人的骄傲。"巢湖画派"开创者又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

“巢湖画派”形成不能不说到另一个人,那就是杨为农。杨为农以仿古画出名,实际上他的书画金石理论样样精通。多少年来绘画有很多系列,有山水画创作,花鸟画创作,各地写生,创新作品,青绿山水,十二生肖,仕女,泼墨泼彩山水,自画像,女人体,书法,金石等。杨为农画的是巢湖景与物,更注重艺术的创新,也写出很多篇巢湖文化论文。杨为农的绘画艺术与文化论文对“巢湖画派”的形成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杨为农作品

巢湖美丽富饶,最适合艺术家生长的地方。“巢湖画派”形成必须是画家对巢湖地域产生深厚的感情。热爱巢湖的山,热爱巢湖的水,热爱巢湖的人,热爱巢湖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画出巢湖景与物的好作品来,只有这样“巢湖画派”的崛起才能形成。童雪鸿画出了巢湖五谷丰登,童萱帧画出巢湖山水佳丽,杨为农画出巢湖美丽富饶,这就是画派能形成的理由。他们是巢湖的人,更热爱巢湖的家。“巢湖画派”的崛起是对中华民族绘画艺术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巢湖画派”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都有着很高的技艺与成就的。希望更多的画家画出巢湖的景与物,推动着"巢湖画派”走向远方。

年4月4日

最忆是巢州

作者/来源:最忆是巢州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fldb/155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