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当代水产报道:前言豆粕是大豆加工副产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50%,脂肪为1-2%,碳水化合物约为10-15%,且较鱼粉价格低,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
但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寡糖等,会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目前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发酵法及添加酶制剂法,其中微生物发酵法安全、健康、高效,可最大限度地降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产生有益活性物质。然而由于发酵菌种、发酵工艺及豆粕本身特性的差异,目前市场上发酵豆粕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本文是对市场上流通的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其在饲料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依据。
材料与方法
样品来源:山东、河南、天津、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重庆10个省(市、自治区)经营和使用环节的65批次豆粕;山东、河南、广东、北京、浙江、江西、湖北、上海、天津、辽宁、四川、福建13个省(市、自治区)经营和使用环节的54批次发酵豆粕。取样地区和数量见表1。
检测抗营养因子指标:
棉籽糖、水苏糖、脲酶、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试验结果
1.豆粕和发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的含量分析
发酵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比豆粕减少57.7%(表2)。从图1-a可明显看出,90%的豆粕中大豆球蛋白含量聚集在60—mg/g范围内,而90%的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集中在0—mg/g。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图1豆粕及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百分比(a:大豆球蛋白;b:β-伴大豆球蛋白;c:胰蛋白酶抑制因子;d:棉籽糖;e:水苏糖)
2.豆粕和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分析
结合表2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相较于豆粕降低了63.2%。所调查的65批次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集中在42.8—mg/g范围内,含量百分比约85%,而54批次的发酵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主要聚集在0—60mg/g范围内,所占百分比为83%(图1-b)。
3.豆粕和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分析
胰蛋白抑制因子平均含量在发酵豆粕中比在豆粕中降低了59.1%(表2),80%的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在0—10mg/g,而80%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主要聚集在0—30mg/g(图1-c)。
4.豆粕和发酵豆粕中低聚糖的含量分析
发酵豆粕中棉籽糖平均含量比豆粕减少了82.5%,水苏糖平均含量降低了82.5%(表2)。从图1-d中可以看出90%的发酵豆粕中棉籽糖含量在0—6mg/g范围内,而90%豆粕中棉籽糖的含量在6—15mg/g范围内。86%的豆粕中水苏糖含量在21—42mg/g范围内,而87%的发酵豆粕中水苏糖含量在0—14mg/g范围内。
5.豆粕和发酵豆粕中脲酶的活性分析
豆粕中脲酶百分位数值P90是0.19U/g,P97是0.40U/g,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饲用豆粕的脲酶含量为0.02—0.45U/g,由这些数据可以判定,豆粕中脲酶含量正常值范围应在ND—P97(0.40U·g-1)之间。发酵豆粕中的脲酶未检出,结果表明发酵可以显著降低脲酶活性。
结论
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低于豆粕,由于不同厂家使用菌种种类、菌种数目、加工工艺的不同其含量不完全相同,建议使用发酵豆粕时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分析。
本文选自:杨玉娟,姚怡莎,秦玉昌,等.豆粕与发酵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调查分析.中国农业科学,,49(3):-.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畜牧人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