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球粮食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旦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很可能会引发难以预料的社会动乱。所以长期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尽量做到未雨绸缪。
近日,《南华早报》就报道了一则重要消息,中国和非洲国家坦桑尼亚达成了一项农业协议,今后中国将逐步开始从坦桑尼亚进口大豆。
据悉,中国目前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主要以石油,铜,铁矿石等自然资源为主,涉及到农产品的贸易十分有限,在坦桑尼亚以前,我国也只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南非等国家签署过农业协议,不过进口的都是一些水果和牛肉等日常消费品,几乎不会涉及到大宗农产品。所以这次的采购合作一经报道,就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在减少对美国和巴西等大豆供应国的依赖。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1.3亿吨粮食,其中大豆就占了万吨以上,由此可见大豆的稳定供应对我国的重要性。然而,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却基本都来自美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近段时间,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卡脖子让很多人起了警觉心,虽说可能性不高,但确实应该防范美国在粮食领域下黑手。
对此,美媒却不乐意了,发文质问中方为何一碗水不端平?事实上,中美之间关系不断恶化早就引起了美国大豆商的担忧,他们曾多次喊话白宫不要破坏两国关系,否则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不过美国有美国的算计,中国也有自己的考量,不会完全由着美国性子来。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中国采购了万吨大豆,同比增长了19%,而据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的数据显示,这其中有四分之三是来自巴西,美国仅占12%,当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较去年同期暴增了51.7%,这个增长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取代的美国大豆。
这样一来又有了一个新问题,日后可能由对美国大豆依赖转变为对巴西大豆的依赖,但是现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两人行为处事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存在着不小的隐患。另外,早前曾有媒体曝料称,在中国有意减少对美国大豆进口的时候,巴西低价从美国购入大豆,试图再高价卖给中国,赚取高额的差价,如此无良商家完全不值得信任。
虽然现阶段非洲地区的大豆产量还很低,难以产生实质的影响,但非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分析指出,如果非洲国家的粮食单位产量能提高到巴西的水平,非洲农业至少可以翻一番甚至是4倍,这对于需要摆脱对美巴大豆依赖的中国来说,完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