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多收一季豆农民和农技员攻坚克难,一路

中国到底有多缺大豆?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8万吨,自给率不足15%,压榨用大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为提升大豆产能,今年我国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万亩,其中,河南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万亩。耕地面积不变,想要通过缩株保密的复合种植技术,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农民还需要突破品种关、播种关、除草关、机具关、成本关等关卡。

秋粮收获季,记者走进新郑市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看一看农民和农技员如何一起攻坚克难,一路闯关,实现技术突破,增产又增收。

品种关

什么品种能和谐共生

“今年小麦、玉米双丰收,又多收了一季豆!”9月28日,新郑市城关乡薛庄村,瑞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苗振清一早就扎进自己流转的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田,“其实从年开始,我们已小面积试验种植了两年,今年是大面积示范性推广种植的第一年。”

“争营养、争阳光,玉米和大豆存在天然的争地关系,几年来,经过反复对比试种与观察,最终筛选出一批搭配起来综合效益好,能够和谐共处的玉米大豆适配品种。”新郑市农委农技站站长杨新田穿梭在田间,为即将收获的玉米大豆测产,“今年玉米大面积选种的是耐密型、竖叶型、紧凑型高产品种迪卡、京科;大豆选种的是耐阴、抗倒抗病,适合机械收获的品种郑。”

“恁瞧,今年俺种的玉米新品种迪卡,叶子齐刷刷地往上长,这不仅利于玉米密植,还为大豆让出空间。通过高、低错位种植,通风好,光照充足,玉米和大豆都能增产。”苗振清说,“另外,大豆中的根瘤菌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氮肥工厂,固氮能够供下季作物利用,每亩可减少5公斤氮肥的投入。”

播种关

哪种模式增产又增收

“新模式怎么种,一度难倒了不少乡亲。新郑重点推行4∶2、4∶4、6∶4、4:3四种种植模式。经过这两年的试种,今年大面积采用的是适合本地稳产增产的4∶2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4行大豆。”杨新田说。

“轻点启动键,播种机便出发了,播种机漏斗设置‘一四一’模式,播种机经过来回调头,所过之处,2行玉米、4行大豆、2行玉米精准播下。大豆与玉米间距是7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行距35厘米,玉米株距10厘米、大豆株距12厘米。”苗振清说,“今年播种采用安装有北斗导航的农哈哈专用大豆玉米一体化种肥同播机。满足了一台机器一次性播种大豆和玉米的需求。让规模化复合种植更标准化,便于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为什么玉米不减产?”

“这豆儿是‘白得’。”苗振清拨开豆叶,托着沉甸甸的豆荚说,“你别看玉米种的是两行,占地少,通过缩株保密缩减株距、扩大行距,每亩玉米株数达五六千棵,比净作玉米每亩多棵,还要多0多棵,依靠边行优势,玉米穗大粒多,产量增加。余下来的地可以多种一点豆,以此保障相同亩数下,跟净作玉米产量一样,又多产一季豆。”

打药关

如何避免互相伤害

玉米是单子叶作物,大豆是双子叶作物,不能使用同一种除草剂,给大豆打的药洒在玉米上,玉米就会被打死,反之亦然。

苗振清说,今年天气干旱,6月11日浇地,6月17日播种,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封闭除草。6月23日,玉米、大豆苗破土而出。为防止遗漏,出苗后需要打第二次除草药。

如何安全地给大豆玉米化学除草,让农户作了难。经过反复琢磨,大家伙儿集思广益,动手给自走式打药机装上了隔帘。

“我们对自走式打药机进行了改装,经过调整,轮距不同的两台机器一前一后下田分别给玉米大豆打药,打药时,喷药口两边用隔帘将大豆、玉米隔开,4行大豆宽,挡得宽,2行玉米窄,挡得窄,遮挡的部位、宽度不一样。”苗振清说,“刮风时,不能打药,如果有风,药会飘移到旁边的植株上,产生药害,不能完全保障安全。”

“第三四遍药,可以随机打药,不用遮挡。”苗振清介绍说,7月6日、7月24日,打第三四遍药,采用五合一套餐制施药,重点防治夜蛾类等病虫害。

今年8月份高温加上干旱,最热的几天,40多度的高温,农民没法下地,虫子又上来了,特别厉害,往年打两遍,今年农户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打四遍药才控制住,没有影响产量。

线下,新郑市农委整合农技人员50多人下沉到各个乡镇开展从种到收大约天的全周期跟踪指导。

线上,新郑市农委农技站组建了新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hq/15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