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大豆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上浮到表土化蛹。7月末8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交尾后在嫩荚上产卵,卵经6~7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荚上爬行数小时即入荚为害,幼虫期20~30天,9月份开始脱荚入土。

一、成虫发生盛期防治

掌握成虫盛发期首先要做好预测预报,从8月初开始每天午后日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量突然增多,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多数年份在8月12日到18日)。防治方法:用25%快杀灵乳油或其它菊酯类药剂,每亩25~30毫升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或者采用飞机航化作业,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二、幼虫入荚前防治

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这个时间很难掌握。所以防治幼虫须经过田间调查,当大豆荚上见卵时即可打药。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0%左右。

三、大豆收获后防治

大豆一般进入9月份收获,此时还有部分食心虫未脱荚,如果不及时脱粒,食心虫在荚内还可继续为害,并陆续脱荚入土,所以要边收边脱粒。二是豆田进行秋翻秋耙,破坏收割前脱荚入土的食心虫的越冬场所,增加死亡率。

赞赏

长按







































治疗皮肤白癜风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hq/7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