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油都非常熟悉,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平时炒菜,煲汤,吃的点心等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油,所以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市面上对于食用油品牌、价格也是琳琅满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毕竟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食用油真的太多了,所以有一些人就以为贵的就是好的,选贵的就没错。
其实不同的食用油含有的营养物质有所不同,大家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也不要被销售员给带偏,要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想法。
01
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哪种更健康?
——花生油
花生油是气味芬芳,滋味可口的一种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用油,花生油中含有80%左右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余还含有较多的软磷脂,硬脂酸和花生酸,花生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丰富,适当的食用花生油能够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延缓肌肤衰老的速度。
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比起高脂肪膳食,花生油能够起到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的数量,对于身体健康有益。
所以花生油适当的吃,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但是在平时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不能吃太多,否则会增加身体负担,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菜籽油
菜籽油是用油菜籽压榨而成的,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比如维生素E,铁,钙,锌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芥酸。
这种特殊成分会在血管中形成沉淀物质,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很容易发生血管堵塞的现象,因此并不建议经常吃菜籽油,并且由于菜籽油的味道比较特殊,很多人都吃不习惯,所以平时吃菜籽油的人数相对比较少。
——豆油
大豆油也是我们经常吃的植物油之一,和其他的植物油不同,大豆油当中含有我们身体当中所必须的脂肪酸亚由酸,除此之外,大豆油当中还有含量非常多的微量元素,其中就包括磷脂,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等等。
其中含有磷脂,在炒菜的时候会形成黑色的物质,在精练环节会去除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能够很好保留,保证了大豆有良好的氧化。
如果从营养价值这一方面来看的话,这4种油都各有各的优势,如果从健康角度上来看的话,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02
建议:这2种油尽量少吃
1.自榨油
顾名思义,自榨油就是自己榨出来的油,一般不建议大家使用。这可能是外部环境的污染,还有砷、汞、农药残留等。
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埋下隐患,相对于加工企业的成品油,这种自榨油的加工工艺稍显粗糙,杂质较多。长期存放后更容易变质酸败氧化,食用后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2.经过反复炸食物的油
很多人喜欢吃油炸食物,比如炸鸡,炸鱼等,为了避免浪费同一锅油,往往会反复用来炸食物,甚至用反复炸食物的油来炒菜。
食用油经过长期高温加热后,会导致油脂当中的营养元素分解流失,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体内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
食用油经过反复高温加热后,还会产生聚合物,致癌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对肝脏,肾脏,胃等器官的健康造成损害。
03
怎样使用食用油才健康?
1.摄入量要注意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做饭的时候不再不舍得放油,反而喜欢多放一点油,这样菜吃起来好像更香一点。
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大量的油摄入到身体里面,对于心血管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诱发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着想,要注意控制好量。一般每人每天摄入的量是25克到30克左右最为适宜。
2.油温不宜过高
油温过高时,油脂会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这种物质在为肠道内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如果在饮食中长期摄入过氧化脂质并在体内积蓄,则加快人体的衰老速度。
因此,炒菜时油温不宜过高,特别是不要把油烧到冒烟时再下菜。一般正确的做法都是热锅冷油即可炒菜。还有少吃油炸食品,如果难得做油炸食品,最好在食物外面裹上一层面糊,可以减少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3.食用油应换着吃
不同种类的食用油营养成分不同,豆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维生素D,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玉米油极易消化,人体吸收率高达97%;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色拉油基本除尽了植物油中的一切杂质和蜡质;猪油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和脂蛋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