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眼看着田里的庄家收了一茬又一茬。可是我的文章还是没好。
就连池塘里的藕都要收了,田里的玉米、花生、黄豆、稻谷都收割完了(扳指头算算冬天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天气也转凉了,我要赶在冬眠之前,出来给你们见一面。和你们唠唠磕,说说我这一段时间的见闻。
作为一名神出鬼没的队员,不开心的时候也过去了,失踪的鼠标也买了,实在没有理由再拖了。(等等,冬天好像快要成为我的借口了。)
时间真的过的飞快,一眨眼我从春天走到了秋天。是因为手艺人的时间短吗?
好久没有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了,终于摆脱了繁忙和麻木,又有时间来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生机了。现在,我又看什么都又充满了乐趣。
松树的树干好美啊,多像千山万壑。干嘛一定要像什么,它就是这样的。每一种物种都是各自的自己,相像只是巧合。模仿他们的只有人类。
不知名的野草
还有秋天里的小花,正在慢慢逝去,你还不去看吗?
今年的上半年,无疑是我最忙碌的时候。经历了从前没有经历过的事,做竹编,带别人做竹编。想能靠一己之力对当地的竹编能有所改善。结果当然是有成功也有失败。让我更深入的了解竹编发展的一些现状,并且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喜欢竹编,从事竹产业的朋友。我们都在各自的空间从事着喜爱的竹编。只是我现在还仅仅只有独善其身的力量,只好先做好自己眼前能做的,尽可能的多学习,多提高自己。
很久以前,我就一直嚷嚷着要做自己想做的竹编作品,其实也还没有真正开始做。为什么呢,转了一圈之后觉得自己的技艺离我想要的作品还差一段距离。怎么办,接着闭关修炼去呗。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我才知道自己最想干什么。如果每天要干那么多和竹编,喝茶,独处无关的事。我真的很容易暴躁,到底什么时候能静下心来做件竹编,写篇稿。
不过,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终于在纷杂的环境下,跌跌撞撞的开始了竹编的新道路。
竹编、艺术家
有幸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德国艺术家萨沙·波勒。并在一起完成了一次竹编的艺术订制。这些竹编作为他“得此时间”展览的一部分。
萨沙·波勒是第一位我近距离接触的靠艺术为生的艺术家,他说:我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有很多的时间和自由可以去旅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喜欢这种状态。(好向往这样的生活)
萨沙.波勒在向到场的人赠送礼物。
展览的第二部分,竹编植物种子。
设计图纸由萨沙提供,竹编的编法设计和制作由我和几位师傅共同完成。
(这些竹编会在下一篇做详细的介绍。)
四合院里的艺术家
虽然,在这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四合院里,显得有点拥挤。但是他们的状态都很high,让人觉得艺术家算是活的比较尽兴的一个群体。那是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放下了很多世俗里的牵绊。并不会因为到时间了就结婚,买房什么的。他们就是这样满世界的飞,办展览。
自由、金钱、地位、房子就看你最在意哪一项了,只有你清楚了这些,才能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是快乐的。这里并没有高下和好坏,都是平等的存在。
也祝你们: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豆
又到了黄豆收获的季节了。看,洛阳白马寺的僧人正在齐心协力翻晒场上的黄豆。遗产君还特意强调,这不是再拍电视,是真实的。我之前也去过,不过那时候都冬天了,看不到这样真实有趣又充满穿越感的景象。
要不要约到明年秋天再去白马寺看他们晒黄豆呢?
(图片来自sina遗产君)
等太阳暴晒数日后,豆子都一颗颗蹦出来了,到时候再把豆萁叉到一边,地上就都是成堆的豆子了。而豆萁就是冬天烧饭,取暖的好柴火。
看到这么多的豆萁,你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那他难道不会吃绿豆,红豆?哼,别骗我了。绿豆适合喝绿豆汤,红豆适合熬粥。都没黄豆这么白胖,不适合煮着当下酒菜的。
黄豆,除了可以写诗还可以拿来吃。可是哎,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老家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会把黄豆当菜吃,我们一定会安安静静的等着地里的豆子黄了,然后收回家做豆腐吃。
来到南方才知道,原来绿莹莹的毛豆,除了拿来水煮做下酒菜。还可以做那道很有名的雪菜肉丝炒毛豆。
(图片来自sina管家的日子)
真的很好吃的。看来,我们家的黄豆产量以后要锐减了,因为都要被我拿来烧毛豆炒肉了。
你不读书,怎么会觉得田里有那么多富有诗意的庄稼。你没走过那么多路,也不会知道黄豆的一万种吃法。当你从诗里读到山林和田野里见过的花朵时,你才能感受到立体的,摇曳的,活灵活现的花朵。仿佛文字带有魔法,让你记忆里的花朵又复活了。
借用两句糊糊老师的哪儿看来的诗句,送给你们: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苏轼宋
为什么他们不但都会吃,诗都还写的这么真实,简练,不啰嗦呢。(羡慕)
身处橘林的朋友,可别忘了去欣赏这诗意满满的美景。
只可惜我拍不到好看的橘子。从网上找了一张来。
怎么找了一张黄橘子来?橘绿了又黄,才好吃呢!
吃完橘子,可以去杭州看桂花雨了,想想就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