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品也要换样吃
文/高睡睡
大豆和大豆制品最好每天都吃,而且还要注意换样吃。为什么呢?因为大豆制品虽然都来源于大豆,但因为加工方式不同,其营养价值也发生了变化。要想获得更全面均衡的大豆营养,大豆制品也要换样吃。
每天吃多少克大豆和制品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40g大豆或其制品,以所提供的蛋白质(大约为15g),40g大豆分别约等于g豆腐、80g豆腐干、30g腐竹、g豆腐脑和g豆浆。
大豆及其营养价值
大豆包括黄大豆、黑大豆和青大豆等,以黄大豆最为常见,是指一类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都较高的豆类,与含淀粉较多可以替代主食的淀粉豆,如红豆、绿豆,有所区别。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是植物中最高的,也是质量最好的。大豆中的脂肪含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高达50%,消化率高。另外,大豆还含有含丰富B族和维生素E,丰富的钙、镁、钾、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大豆还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卵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总而言之,大豆一种有益于健康的蛋白质食品。
加工过程对大豆营养价值的影响
大豆制品经由大豆加工而成,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两类:非发酵豆制品有豆浆、豆腐、豆腐干、腐竹等;发酵豆制品有豆豉、豆瓣酱、腐乳、臭豆腐、纳豆、天贝等,另外豆油、豆渣、豆芽也属于大豆的来源的食品。
与大豆相比,豆制品的营养价值有何变化呢?
(1)未发酵大豆制品
未发酵的大豆制品,除去豆浆外,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需经过浸泡、研磨、过滤、凝固、挤压等工序。
①浸泡:会降低大豆植酸的含量,大大提高了对矿物质钙、铁等的吸收利用率。浸泡也会降低低聚糖的含量,降低胀气的可能性。
②过滤:过滤会除去大部分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具有促消化、整肠的作用。所以,吃整粒大豆、整粒发酵的大豆制品(如天贝、纳豆),甚至打豆浆后把豆浆也留下来一起吃掉,才可以不损失这些膳食纤维。所以对于需要补充膳食纤维、防止便秘的朋友,就需要注意吃一些“全食品”的大豆食品,如水煮大豆、带豆渣的豆浆、纳豆、天贝等。
③凝固:凝固过程中会使用到凝固剂如硫酸钙、氯化镁等,会增加豆制品钙、镁的含量。经过石膏或卤水点制成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皮、豆干等,钙、镁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般来说,水分越少的豆制品钙、镁含量越高,钙对预防骨质疏松,镁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此需要补钙补镁的朋友可以增加豆制品中豆皮、豆干的摄入量。
④挤压:挤压会损失掉一些水溶性的成分,如维生素B族、矿物质钾、低聚糖和嘌呤等。
A水溶性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当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流失掉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钾。而维生素B族是能量代谢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钾具有轻微降压作用,对预防代谢性疾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B嘌呤:与高尿酸血有关的嘌呤也是水溶性的,会水流失一部分。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越低的豆制品嘌呤含量越低,如豆皮、豆干等。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可以适当选择吃这类的豆制品。
C低聚糖:浸泡和发酵会降低大豆低聚糖的含量。另外,低聚糖是水溶性的,因此经过挤压工艺的豆制品,低聚糖含量低,吃后最不容易胀气。害怕胀气的朋友,打豆浆时最好提前浸泡。另外尽量选择吃豆制品而不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大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低聚糖属于益生元,有利于结肠菌群的平衡。所以吃还是不吃,大家自己决定吧。
⑤其它加工过程:有些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盐来调味及防腐。对于需要控钠的朋友,不要天天吃太咸的豆制品。
(2)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有一些是全豆发酵,如豆豉、黄豆酱、纳豆、天贝等,属于“全食品”,保留了大豆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其它豆制品含量较少的膳食纤维。经过发酵降低了大豆中植酸的含量,软化了膳食纤维,大大提高了对矿物质钙、铁等的吸收利用率。
无论是全豆发酵还是在豆制品的基础上进行发酵,发酵过程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
①维生素B族,尤其是核黄素(B2)和B12增加:发酵的工艺可以增加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2)的含量,尤其产生了一般植物中较少的存在的维生素B12。因此对于缺乏维生素B族,或者一些素食者,应注意摄入一定的发酵豆制品。
②一些保健成分的增加:一般来说发酵会令一些保健成分增加,如发酵会增加异黄酮的含量,大豆异黄酮会调节更年期症状及预防女性骨质疏松很有意义;有时还会产生一些保健成分,如纳豆,会产生对治疗血栓效果很好的纳豆激酶。因此,想多获得更多保健作用的朋友可以注意多摄入一些发酵的大豆制品。
③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发酵豆制品会生成部分游离氨基酸,产生更多的鲜味物质。在烹饪中加入我们常常会用到豆酱、韩式大酱等发酵豆制品来提鲜,就是这个道理。
④可能增加的钠,如豆酱、豆豉等都属于咸鲜味调味品,使用时应注意减少相应的盐。
(3)其它大豆来源的食品
①大豆油:主要成分为油脂,在豆油的精制中,磷脂及植固醇大部分被分离。
②豆芽:干豆类几乎不含维生素C,但经发芽成豆芽后,其含量明显提高。
③豆渣:豆渣属于高纤维、高蛋白、低脂的食物,较高含量的膳食纤维,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豆渣的蛋白质质量与大豆差不多,同时也富含与大豆类似的维生素、矿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
总结
总的来说,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与大豆相当,但由于加工而营养价值与大豆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非发酵豆制品而言,此会随着残渣被过滤掉以及水分的挤出,会损失少量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大部分膳食纤维,并流失掉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B族、矿物质钾和低聚糖以及嘌呤。经过石膏或卤水点制成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皮、豆干等,钙含量有所增加。
因此非发酵豆制品,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并根据含水量的多少,蛋白质、维生素B族、矿物质钙、钾以及嘌呤的含量会有所差异。
如含水量较低的素鸡、豆腐干蛋白质含量可达16%;钙含量高,但维生素B族、矿物质钾损失较多;嘌呤含量也较低,适合高尿酸患者使用;低聚糖含量低,吃后最不容易胀气。
而豆浆、豆腐脑的蛋白质还不到2%,但维生素B族、矿物质钾、嘌呤保留较多,只是由于含水量较高,每克重量中含量并不高。
对发酵豆制品而言,整粒发酵的大豆,如豆豉、黄豆酱、纳豆、天贝,属于“全食品”,保留了大豆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其它豆制品含量较少的膳食纤维。
经过发酵降低了大豆中植酸的含量,软化了膳食纤维,大大提高了对矿物质钙、铁等的吸收利用率。
大豆或豆制品经过发酵后,会增加维生素B族的含量,尤其产生了一般植物中较少的存在的维生素B12,另外异黄酮等保健成分也显著升高。发酵豆制品会生成部分游离氨基酸,产生更多的鲜味物质。
因此,经过不同的加工过程,不同的豆制品与大豆相比,营养价值所有变化。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及需求进行选择。从营养均衡上讲,各类大豆制品都要常吃点!
作者简介:
高睡睡,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CAC全国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专家师资委员会(健康管理)师资,上海梅意健康管理培训学校健康讲师,北京电台《饭点儿说吃》特邀嘉宾,辽宁电台《夕阳红.营养课堂》特邀嘉宾,《健康时报》《中国保健营养》等杂志报纸特约撰稿人,搜狐、新浪健康名博。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