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采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的时候,他收到南美种子公司的信息,对方希望与我国大豆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洽谈。这说明,我国大豆育种基础研究工作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时候‘走出去’,进行品种输出、技术输出、资源输出了。”韩天富说。
产业形势
转折期到了,国产大豆“时来运转”
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年度大豆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显示,年我国大豆生产继续全面下滑,初步估计大豆种植面积约1亿亩左右,比上年减少7.1%~8.6%,这是年以来连续6年大豆种植面积的下降。大豆产业现状似乎有点儿“惨”。
然而,就在不久前,农业部明确明年东北4省(区)要力争实现调减玉米面积万亩以上的目标,这对大豆产业来说,绝对是利好。
关于这万亩,不一定都给了大豆,但比起增加了数十倍的需求量,想想去年万吨的进口量,即便这万亩全部改种大豆又何妨。
据韩天富分析,国内大豆生产的变动主要取决于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和河南4省(区)的生产情况,年以前,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占全国大豆面积变动的80%以上。大豆种植面积在连续6年下降后,纯价格因素或者种植效益因素的作用开始减弱,技术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如轮作倒茬、种植习惯、竞争作物玉米的用工和烘干限制、过度种植玉米的经营风险等因素有利于维持并进一步扩大大豆面积。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黑土退化问题一直备受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