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制了许多影响深远、广为流传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豆豉等等。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另一种补血抗衰的豆制品-——豆腐皮。
豆腐皮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豆浆煮沸后,把表面的天然油膜“挑”起来晾干做成的,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另一种是用特殊机器压制而成的,薄薄的豆腐干片,出品时看起来有千百张叠在一起,所以也叫千张,北方有些地区叫豆(腐)皮(儿)。
豆皮浓缩了植物蛋白、膳食纤维,还有钾、钙、钼等微量元素。据研究,豆腐皮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很高。
中医理论认为,豆腐皮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是一种妇、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儿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特别对孕妇产后期间食用,既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又能增加奶水。
虽然豆腐皮好,但注意平时不能经常吃,常吃不一定有益健康,很可能成为伤肾食物。常吃豆腐皮可能产生以下三大危害:
1、增加肾脏负担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大量食用豆腐皮,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负担。
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皮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3、促使痛风发作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因而痛风病患者要少食豆腐皮。
豆腐皮的吃法很多,凉拌、蒸、炒都可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更为营养的吃法,不但能保留豆腐皮的营养功效,还能补血抗衰。
1、芹菜肉丝豆腐皮
原料:廋猪肉1块,豆皮2张,芹菜2根,淀粉、酱油、料酒、盐、葱段、姜片适量。
做法:将廋猪肉自横断面切成丝,用淀粉、酱油、料酒调汁拌好。把芹菜洗净取叶,切成寸段菜丝,在热水中焯过;油热后下肉丝和葱段、姜片,用旺火快炒后起锅待用;再用油炒芹菜加盐,并将豆腐丝放入同炒;最后将炒过的肉丝加入芹菜、豆腐丝中,再加剩余的酱油、料酒,再用旺火快炒几下,即可出锅。
功效:芹菜降血压血脂,与高营养的豆腐皮搭配,具有补气补血抗衰老的作用。
2、油豆腐皮卷
原料:香菜1小把,豆腐皮2张,辣椒1个,香油、盐、糖、姜适量。
做法:将香菜切碎,辣椒切粒;将姜磨蓉,与碎香菜、辣椒粒、香油、盐、糖拌匀,将鲜豆腐皮切半及卷起,将卷好的豆腐皮放入碟内,倒入素上汤,将备好的姜蓉混合物淋在鲜豆腐皮上,整盘放入微波炉内,蒸7分钟后,取出即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