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年一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万吨,增长1.9%,而去年同期,进口大豆增幅为33.5%。大豆进口增幅明显放缓,一方面是国内畜牧市场进入新常态,饲料产量连续两年环比下降,对大豆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国内大豆贸易融资的大幅减少。
新常态下大豆贸易融资退出舞台
年11月美联储正式决定退出QE,引领美元指数走出牛市,同时人民币也走出单边升值态势,正式进入贬值周期,年人民币全年贬值2.42%,成为年之后首个下跌年份。另外,年国内陆续出现融资商品仓单重复质押及企业信用风险事件,造成银行全面收缩贸易融资。因此,基于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和国内信用风险压力,国内大豆贸易融资大幅减少。
近年来,融资大豆占大豆进口量比重一直处于高位,据博亚和讯测算,年我国大豆融资贸易量超过万吨,占当年进口量比重为24.4%;年我国大豆融资贸易量达到万吨,占当年进口量比重为24.2%。虽然年国内大豆融资贸易再创新高,比重维持高位,但减少迹象也越来越明显,年11月开始,国内大豆融资贸易量大幅下降,进入年,大豆融资贸易下降幅度明显放大,年1-2月大豆融资贸易量为82.9万吨,较同期下降万吨,降幅为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