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上旬开始,我国豆粕市场开启牛市行情,从4月11日至6月15日累计涨幅达39.26%。6月15日,国内豆粕期货均价为.14元/吨,较年初上涨了近元/吨。事实上,大豆、豆粕、菜粕等多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今年的价格表现非常突出。受豆粕联动影响,同一时期菜粕主力合约累计涨幅逾37.18%。
豆粕、菜粕价格持续上涨,也引来市场人士的质疑。有人认为,引爆本轮豆粕大牛市的导火索并非国内供需基本面,只有俩字:炒作;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南美暴雨引发的产量减少担忧以及北美种植即将迎来的天气炒作期,导致了美豆盘面的走高,自然拉升我国豆粕价格。基本面的纷争不断,也使得期货盘面多空争夺日趋激烈。
前阵子,小管家跟大家讲了关于USDA报告如何影响豆粕价格的(点击查看做农产品必看!该如何正确理解USDA报告(干货))今天小管家跟讲讲关于大豆的深加工。
大豆概述大豆是人类种植时间悠久,利用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大豆含有35%~40%的蛋白,15%~20%的脂肪,20%~30%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膳食纤维、低聚糖,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及大豆皂甙等活性物质。因此,大豆加工一直是农产品加工中的一个热点,大豆的加工工业蓬勃发展。然而,现阶段的大豆加工还大多停留在大豆的粗加工方面,对大豆丰富的天然资源造成了浪费。随着酶技术、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成熟完善,对大豆进行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使其营养成分得以全面开发,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本文阐述了目前大豆深加工的研究开发现状,希望能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大豆深加工方向。
大豆油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脂资源,大豆油脂的加工一直是大豆加工的一个主要方向。大豆油的主要加工方式是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
浸出法提油工艺流程:
目前,制油工艺比较成熟,大多油脂加工企业都采用溶剂浸出法。与传统的压榨法提油相比,浸出法取油的优点是:出油效率高,粕残油低(1%以下),粕的质量好;生产过程可以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得到蛋白质变性程度很小的粕,以利于油料蛋白的提取和利用;容易实现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因其封闭性生产且温度低,生产环境较压榨法好;动力消耗较压榨法小。但油脂浸出所用溶剂大多易燃易爆,且溶剂蒸汽具有一定的毒性,故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大豆蛋白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谷类食品的4~5倍。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大豆蛋白的加工也是大豆深加工的一个主要方向。大豆蛋白的品种较多,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大豆蛋白粉等。
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全价蛋白类食品原料。由于其具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结膜性等功能特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等食品行业。近几年,大豆蛋白加工迅速发展,大豆蛋白年加工能力近50万t,但国内蛋白品种较为单一,在产品质量方面与国外大型蛋白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流程:
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65%(干基)以上蛋白质的大豆蛋白产品。常采用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酸碱法和醇法。酸碱法工艺复杂,投资较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酸和碱溶液,排出的废水较难处理;而醇法浓缩蛋白没有废水污染,水消耗少,生产成本低,但由于产品蛋白变性较大,功能性不强,产品应用范围受限。随着醇法改性技术的不断完善,醇法浓缩是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经酸法或酶法水解或分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大豆肽不仅具有快速恢复疲劳、增强肌肉力量,降胆固醇,降血压,降血脂、降
血糖、延缓衰老、减肥等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无豆腥味、无蛋白变性、酸性不沉淀、加热不凝固、易溶于水、流动性好等良好的加工性能,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素材。近年来,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深加工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一些关键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加工成本较高,而大豆肽的市场还没有深入推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中医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