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播种方法及合理密植

播种方法: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1)窄行密植播种法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宽行距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产10%~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耕翻地,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2)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结荚密,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3)60厘米双条播   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4)精量点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垄的基础上刨净茬子,在原垄上用精量点播机或改良耙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上点播。能做到下籽均匀,播深适宜,保墒、保苗,还可集中施肥,不需间苗。   

(5)原垄播种   为防止土壤跑墒,采取原垄茬上播种。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业成本的好处。多在干旱情况下应用。   

(6)耧播   黄淮海流域夏播大豆地区,常采用此法播种。一般在小麦收割后抓紧整地,耕深15~16厘米,耕后耙平耪实,抢墒播种。在劳力紧张、土壤干旱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耙边灭茬,随即用耧播种。播后再耙耪1次,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   

(7)麦地套种   夏播大豆地区,多在小麦成熟收割前,于麦行里套种大豆。一般5月中下旬套种,用楼式镐头开沟,种子播于麦行间,随即覆土镇压。   

(8)板茬种豆   湖南、广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种植的秋大豆多采用此法。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适时早播为佳,在早稻或中稻收获前,即先排水露田,但不能排得过干,水稻收后在原茬行上穴播种豆。一般每亩1万株左右,每穴2~3株,播完后第二天再漫灌催芽水,浸泡5~6小时后,将水排干。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与产量有密切关系。所谓合理密植是指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一个适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地讲“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品种:

品种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叶片大小等与密度的关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较多,株型开展,大叶型品种,种植密度宜小;植株矮小,繁茂性差的品种,或植株虽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宜采用较大的密度。   

(2)肥水条件:

同一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植株生长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条件差,密度应较大。试验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3)品种类型和种植季节:

一般夏大豆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种植密度宜稀;春大豆生育期较短,秋大豆生育期最短,植株也较矮小,宜适当密植。   以上是确定播种密度的一般原则。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栽培制度各异,管理水平和种植的品种不一,不可能统一种植同一个密度。一般可参考下列种植密度:   

(1)北方春大豆的播种密度   在肥沃土地,种植分枝性强的品种,亩保苗0.8~1万株为宜。在瘤薄土地,种植分枝性弱的品种,亩保苗1.6~2万株为宜。高纬度高寒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亩保苗2~3万株。在种植大豆的极北限地区,极早熟品种,亩保苗3~4万株。   

(2)黄淮平原和长江流域夏大豆的播种密度   一般每亩1.5~3万株。平坦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亩保苗1.2~1.8万株。肥力中等及肥力一般的地块,亩保苗2.2~3万株为宜。

赞赏

长按







































鍖椾含涓鐨偆鐥呭尰闄?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ㄨ澶氬皯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fldb/7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