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成本大豆价格或承压

●4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取消和降低部分货运收费,预计每年向广大货主和企业让利约60亿元,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表面上看,下浮铁路货物运价等于变相提高了大豆价格,不过,虽然一年向广大货主和企业让利约60亿元,但我国是货运大国,均摊到每一节车皮上,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据了解,哈尔滨铁路局一车皮大豆发到南方的福建漳州、广西南宁、云南昆明等地,可减少运费~元,对于一节60吨货物的车皮而言,每吨运费降低3.3~8.3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其他铁路局对发货大客户有优惠,一般下浮铁路货物运价~0元/吨。

●进口大豆增值税从之前的10%下降到4月1日的9%,直接降低了进口大豆价格,经过测算,可降低30~35元/吨。进口大豆成本降低,直接施压国内大豆价格

春节后是油脂消费淡季,加之进口大豆成本下降,导致豆油跌跌不休,很多厂商认为豆油熊市卷土重来。笔者认为,豆油下跌接近尾声,4月份将宽幅震荡。

4月1日,国内沿海地区贸易商一级豆油报价:辽宁大连元/吨,天津元/吨,山东日照元/吨,广州元/吨,广西防城港元/吨,平均报价元/吨,比3月初下跌元/吨,跌幅6.4%;同期豆油期货合约收盘价下跌元/吨,跌幅5.3%。现货跌幅大于期货,基差缩小。同期豆粕下跌40元/吨,而豆油下跌元/吨,油粕比缩小,豆油显然被低估。

进口大豆成本稳中略跌

据统计,3月船期、4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元/吨,比3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下跌62元/吨,跌幅2%。截至上周五统计,4月船期、5月进口的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为元/吨,周环比下跌4元/吨。统计期间,美豆期货合约收盘价下跌47美分/蒲式耳,跌幅4.9%,运行区间为.4~.2美分/蒲式耳。南美大豆升贴水由今年2月初的45美分/蒲式耳下跌到上周五的42美分/蒲式耳,跌幅0.6%;人民币汇率从2月1日的高点6.7上涨至上周五的6.73,涨幅0.4%,进口大豆成本增加13元/吨。海运费从2月1日的32.11美元/吨上涨至上周五的39.52美元/吨,涨幅23%,进口大豆成本增加56元/吨。

由于海运费和汇率上涨,经过测算,抵消美豆期货和升贴水下跌50%左右,加之4月份增值税下调1%,致使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小幅下跌。6月份进口的巴西大豆成本均值为元/吨,周环比下跌0.22%。

压榨利润渐入扩大周期

按4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元/吨,对应大连期货3月29日合约收盘价豆粕元/吨、豆油元/吨计算,压榨利润为-.6元/吨,从年12月28日的压榨利润低点-.4元/吨震荡上涨至上周五的-.6元/吨,涨幅79.3%。压榨利润周环比下跌8.9元/吨,跌幅8.7%。同期豆粕合约收盘价下跌元/吨,跌幅5%;豆油合约收盘价持平,对应和1合约分别亏损28.8元/吨和盈利48元/吨。

按4月份进口巴西大豆平均到港成本元/吨,对应长春地区3月29日现货豆粕元/吨、豆油元/吨,压榨利润为-.7元/吨,从年12月28日的低点-.8元/吨震荡上涨至上周五的-.7元/吨,上涨65.1%。压榨利润周环比下跌50.8元/吨,跌幅68.7%。同期长春地区现货豆粕下跌元/吨,跌幅13.8%;而豆油上涨元/吨,涨幅4.5%。现货亏损幅度大于期货,说明现货跌幅大于期货,目前豆粕、豆油基差基本上处于底部区间。

从3月4日到上周五,豆油现货下跌元/吨,豆粕下跌50元/吨,比值缩小。在压榨亏损情况下,油厂只能力挺豆油价格。油厂依靠进口大豆成本降低来恢复压榨利润已经3个多月了,只有下游产品上涨,才能彻底摆脱压榨亏损的局面。

来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统筹丨刘超编辑丨从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hq/13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