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重要性其实不需要我多言,国内猪肉的主要饲料是来自大豆压榨后的产物--豆粕,烹饪油来自大豆压榨--豆油。人体摄取的能量分糖和蛋白两种,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糖主要是大米等主粮提供,而蛋白主要就是猪肉,美洲农民种植大豆,我们买来大豆压榨,豆粕养活了几亿头猪,我们再吃猪肉。
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飙升到万吨,占全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2/3。
这和usda(美帝农业部)的一份公开报告是相应证的,-市场年度统计显示,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是厉国,万吨,占总进口比约64.8%,第二名欧盟这么多国家加起来才进口万吨。
年,那时候的进口需求量还不大,刚加入世的中国大豆贸易企业自信满满试水国际市场,组团去美国买大豆,长期国内贸易的认知,自认为有钱就是爷,去之前大张旗鼓地宣传,CCTV新闻联播都做了报道。得到中国“集体团购”的信息之后,美国大豆价格应声暴涨。喜欢“追涨”的中国豆企高位下了万吨的大单,前脚刚走,大豆价格随即大幅跳水,跌幅近50%。中国人又赶紧违约“杀跌”,最终导致年中国大豆行业几乎全军覆没,不得不被几大跨国粮商低价收购。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大豆沦陷”事件。
而时间到了今年,历史又在重复上演。
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将使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元/吨,较巴西大豆高元/吨左右。由于加征关税后失去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将大幅减少美国大豆的采购。截至6月28日,我国已经3周没有新增采购美国大豆,同期累计取消了61.5万吨美国大豆订单。截至7月9日,美国CBOT大豆期价自5月底高点已累计下跌约14%,美国农民因此遭遇重大损失。
美国农民损失不损失真不知道,也许CBOT大豆期货也会有波动,但是我始终相信供需才是制约价格的主要因素,光喊口号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每年1亿吨的进口大豆需求和国内大豆出油率低和耕地不断减少的现实,才是主要的矛盾。关税抬高美国进口价,只会肥了那些国家贸易转运的中间国家,他们充当着中美大豆贸易的掮客,最终美国的大豆产量还是会流到中国人的餐桌,只是这些溢价成本最终由餐桌上的人买单。
顺便补充一个小常识,大豆没变黄之前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毛豆。
祝岁月静好
净化学家各位看官,有闲钱的打个赏吧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