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南方地区大豆灾后该如何恢复生产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入汛早、降水强度大、暴雨过程多、灾害发生严重。目前,部分地区土壤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内涝不能及时排出,部分灾毁农田需要重种。大豆是救灾补种的重要作物。

要根据洪涝灾害发生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

一是抢时抢墒播种。

涝灾发生后,要及时排干田间积水,抢时播种,播种时间越早,一般产量越高。对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天气预报,抢在梅雨季结束前播种,防止遭遇干旱天气影响。

二是施足底肥,增施速效肥。

由于播种期推迟,大豆生长发育期与高温期相遇,导致营养生长期缩短。要增加底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用25千克复合肥再加5千克尿素作基肥。出苗后可根据植株长势,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1-2次,也可叶面喷施速效肥。

三是适当增加密度。

正常夏播大豆亩种植密度在1.3万株,晚夏播大豆亩种植密度可增加到1.7万株左右,如果用春大豆品种代替夏、秋大豆品种,亩种植密度可增加到3万株左右。

四是化学除草。

播种后用乙草胺、都尔等进行封闭除草,可在出苗后选用适宜的除草剂防除大草。

五是加强病虫防治。

由于迟播大豆生长发育期气温高,各种病虫害发生较重,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是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卷叶螟、红蜘蛛、豆秆黑潜蝇等,开花结荚期注意防治豆荚螟。

六是及时收获。

秋天空气干燥,大豆叶片落黄后要及时收获,防止炸荚。

心动不如行动

财富--咨询官方公司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dzp/2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