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丨宿迁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公布

(速新闻记者周妮)近年来,宿迁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11月25日,在宿迁召开的1+X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宿迁生物多样性调查总体情况。

总体情况呈现出三个特点:

生物物种种类丰富多样。全市共调查到物种种(含变种、变型、栽培品种),占江苏省物种总种数的34.46%,生物多样性状况属中等水平,其中,维管植物种(包括陆生和水生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种(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陆生昆虫种(包括蝴蝶和其他昆虫)、淡水水生生物种(包括鱼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植物)。

珍稀濒危物种种类较多。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宿迁市共调查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58种,其中,黑鹳、东方白鹳、白鹤、黄胸鹀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1种,野大豆、乌龟、水獭、白琵鹭、中国淡水蛏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47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濒危物种71种,其中,极危(CR)物种3种、濒危(EN)物种16种、易危(VU)物种12种、近危(NT)物种40种。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广泛。宿迁市生态系统类型较多,以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林地,以洪泽湖、骆马湖、成子湖为代表的淡水湖泊湿地和以京杭大运河、古黄河为代表的河流湿地均是宿迁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点区域,其中,洪泽湖和骆马湖不仅是宿迁水韵名城的“两湖”名片,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更孕育了数以万计的生态精灵。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生态系统,近年来,宿迁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保护修复工作,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系统开展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持续推进退渔还湿,完成洪泽湖周边退渔还湿28.62万亩,基本消除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系统破碎化现象。开展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目标的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入选《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成为江苏省首个且唯一入选国际湿地保护大会生态修复经典案例。与年专项调查相比,洪泽湖湿地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由种增加到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增加了1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种类增加了近3倍;鸟类总数由年的20余万只增加到50余万只。

全面加强骆马湖生态环境保护。宿迁与徐州协同开展骆马湖保护立法工作,为依法保护骆马湖水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完成骆马湖宿迁全域捕捞渔船退捕,骆马湖区域共计艘捕捞渔船、名捕捞渔民全部退出,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亩。推进环骆马湖森林生态绿廊建设,逐步恢复复合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极大增加。骆马湖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能量补给站”,不仅吸引了数以百计的“鸟界活化石”——东方白鹳停留休憩,还有小天鹅、花脸鸭、斑头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现身骆马湖。

推广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宿迁市在全省较早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试点,泗洪城北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成功入选江苏省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运河宿迁港、泗洪玉珠湖生态安全缓冲区成功入选省级试点。积极推动泗洪县开展全省生态岛试验区建设,编制完成《泗洪成子湖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一批重点工程实施,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一核二廊二区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下一步,围绕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动“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宿迁市还将采取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启动建设宿迁市三台山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点,对宿迁市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区域开展周期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观测。二是保持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性。严格生态空间保护监管,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情况,定期开展生态空间保护动态核查,开展违法违规问题整改。三是推动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创新公众参与途径,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借助新闻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fsysxh.com/dzhd/15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